6月19日,2025年“中國茅臺·國之棟梁”啟動儀式在貴陽召開。
這一延續13年的公益品牌,以“天地人文,厚德共興”為核心愿景,首次系統性提出“四大公益板塊”戰略架構,并聯動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多方力量,構建起覆蓋生態保護、教育助學、文化傳承、產業振興的立體化公益生態。
作為中國白酒行業龍頭,茅臺再次以公益為紐帶,展現出企業對“順天敬人明理厚德”價值觀的深度踐行,更探索出一條“共建式慈善”的高質量發展路徑。
從單一的助學項目,拓展到涵蓋“天、地、人、文”四大板塊的立體化公益矩陣,茅臺將與時俱進的發展思考與善意融會貫通,實現了從脫貧助困到產業圖強,從教育賦能到生態共治的進化。
公益進化:
“天、地、人、文”重塑公益坐標系
“天、地、人、文”指代天時、地利、人和、文興,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而這四個維度也幾乎涵蓋了公益事業的所有方面——天,指代生態環境保護;地,代表在地產業建設;人,指向民生公益事業;文,則是代表文化傳播交流。
因此,貴州茅臺公益基金會構建茅臺公益四大支柱也就呼之欲出,分別是順天護地、教人惠眾、明理思源、厚德共興四大公益板塊。
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莉在致辭中表示,截至2025年6月,茅臺可統計公益投入已超過100億元,未來茅臺將以“1+2+4+ n ”路徑集群打造“中國茅臺·國之棟梁”公益矩陣,實現從助學行動到公益生態的價值躍升。
同時,貴州茅臺公益基金會還為“中國茅臺 ·國之棟梁”IP匹配了國際公益傳播體系——“MOUTAI·HOPE”IP,結合“生態環保(Honoring our Nature)、民生教育(Offering Equal opportunities)、文化傳承(Preserve and transmit cultural)、行業產業(Empowering The Future)”四個板塊為 HOPE這一英文 IP 進行國際傳播。
通過這一體系,茅臺將公益理念和實踐傳播到國際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茅臺用公益行動搭建起與世界溝通的橋梁,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理解,讓世界看到中國企業的責任擔當。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五年公益規劃的總體設計,也體現出茅臺在公益事業上與時俱進的思想,在2012-2021的十年期間,茅臺集團的公益捐贈主要用于公益助學、環境責任,以及鄉村振興,三者各占捐贈總額的50%、20%和15%。
而在未來五年,茅臺的核心資助領域將聚焦生態保護、民生教育、文化傳承和行業產業發展,這也側面體現出貴州茅臺在公益事業上的重心轉移,從扶貧助困向圖強發展。
一句承諾,一生責任。
早在去年10月舉辦的“中國茅臺·國之棟梁”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大型公益助學活動現場,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德芹便強調,要將“中國茅臺·國之棟梁”升格為覆蓋鄉村振興、公益助學、國計民生、科技創新、文化傳承、環境保護等多領域的茅臺公益品牌矩陣。今天茅臺做到了。
把時間撥回2015年,國家領導人在貴州視察時指示,要堅持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游產業化“四個輪子一起轉”,守住生態和發展兩條線,而今天茅臺以“天、地、人、文”作為公益的全新表達,無疑也是對十年前號召的積極響應。
影響力進化:
從“獨舞”到“共舞”的善意飛輪
從《茅臺公益五年戰略規劃(2025-2029)》可以看到,目前茅臺已經凝聚起更大的善意合力,與社會各界共同構建起更大的公益慈善觸及面。
過往13年,“中國茅臺·國之棟梁”希望工程圓夢行動,一直是茅臺的獨舞,而今天已經發展成鏈接政府/機構、茅臺子公司、經銷商的公益傳承生態系統。
活動現場的簽約儀式上,我們從一系列簽約項目中看到了政府的支持,比如在“負責任飲酒Responsible Drinking”公益項目中,就有公安部、中國道路安全研究中心的身影;再比如在善行萬家公益活動中,茅臺借助全國各地慈善機構的力量,將善意散播到千家萬戶。
而這份善意的另一邊,牽動著的是茅臺集團旗下深受消費者喜愛的產品,我們看到,“茅臺王子·明亮少年”“王茅·繁星計劃”“賴茅·愛羽成長”“漢醬·匠心傳承”“茅臺1935·國之大醫”等產品的品牌IP,也成了“中國茅臺·國之棟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將善意傳遞給更多群體的同時,他們將茅臺的文化表達形成合力,一邊傳播文化一邊傳遞愛。
現場,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高山上臺發布《茅臺集團2024社會責任(CSR)報告》,“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評級專家委員會”認為,該報告在過程性、完整性、實質性、平衡性、可比性、可讀性、創新性方面均達到五星級,綜合為“五星佳”級,是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中的典范。
頒獎環節,張德芹和王莉為河南億星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河南省慈善總會副會長李士強,吉林省白山方大商貿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寧鳳蓮等10人頒發“茅臺公益·慈善榜樣”獎,36家聯誼會代表2104家愛心單位上臺領取愛心證書。
自2023年貴州茅臺公益基金會成立以來,茅臺相關方積極參與茅臺公益事業,截至目前,全國2104家茅臺相關方向貴州茅臺公益基金會捐贈超1.8億元,開展公益項目超50個,覆蓋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
在茅臺的帶動下,經銷商們將善意的“滿天星”凝聚為公益的“一團火”,不僅實現了公益的專業化運作,也通過系統整合管理,讓每一個善舉都可以被看見、被監督。
但茅臺凝聚起的力量還不限于此,近日知酒君看到朋友圈刮起了一陣“公益捐步風”,從6月19日開始,貴州茅臺公益基金會將與多家機構共同發起“捐步行動”,每日步數滿1000步即可兌換由貴州茅臺公益基金會提供的公益金,捐贈至“國之棟梁·圓夢行動”項目,讓大眾實現零門檻參與公益事業,你我皆可與茅臺同行。
以上充分說明,茅臺“獨善”的時代已經過去,昔日的輸血者成為造血者,以茅臺為軸心的善意飛輪已經開始轉動,而你我,或許也已經不知不覺成為這份力量的組成者。
價值進化:從“貴州樣本”到“全球敘事”的企業公民擔當
茅臺此次公益品牌矩陣升級,不僅是一次公益行動的迭代,更是茅臺對企業價值觀的重新詮釋。從“順天護地”到“厚德共興”,四個維度環環相扣,詮釋著茅臺作為企業公民的追求——尊重自然規律(順天)、堅守工藝匠心(敬人)、傳承文化精髓(明理)、追求基業長青(厚德)。
從“順天敬人,明理厚德”到“天地人文,厚德共興”,茅臺將價值觀轉化為可落地的系統性工藝方案,既呼應了國家鄉村振興、“雙碳”目標等戰略,也重塑了白酒行業的社會責任范式。
站在企業經營的角度,“中國茅臺·國之棟梁”公益項目讓企業軟文化進一步厚植,將茅臺的擔當轉化為可感知的公益溫度,通過系統的文化IP打造則強化品牌認同,形成“公益-產業-文化”的閉環,使茅臺的公益投入轉化為可持續的生產力。
站在行業發展的角度,“中國茅臺·國之棟梁”公益項目讓我們看到茅臺“基于貴州、輻射全國、面向世界”的國際化戰略意圖,完成了從“貴州樣本”到“全球敘事”的躍遷,茅臺以五年的中期規劃,回應了公眾對龍頭企業的期待,也為行業樹立了“商業向善”的標桿。
作為茅臺公益的見證人,知酒君看到了茅臺的變與不變,不變的是茅臺身在河谷視野卻始終站在山巔,以“國”之名的責任擔當。而變化在于茅臺已經從脫貧攻堅的輸血者變成產業共振的造血者,從“獨善”的布施者變成凝聚眾志的布道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