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爾木茲海峽作為全球重要的能源航道,控制著全球20%的能源運輸,尤其對于中國來說,這條航道會影響中國制造業的發展,有分析認為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一旦霍爾木茲被伊朗封鎖,第一先受不了的會是中國?
霍爾木茲海峽封鎖會帶來多大的原油缺口,對中國的影響有多大?為什么在關鍵的時刻美國會請求中國幫忙敦促伊朗不要封鎖海峽?
導彈驚醒電子海盜,海峽“鬼船”撼動能源心臟
根據外媒報道,在美國當天對伊朗三處核設施發動空襲之后,伊朗的議會已經達成了贊成關閉霍爾木茲海峽的做出,以此來回應美國對伊朗的轟炸,雖然是否執行這一決議,還需要伊朗最高領導層發出最新的指令。
但是很明顯美國相關方已經坐不住了,根據路透社的報道,美國國務卿兼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魯比奧當天在接受福克斯新聞采訪時,呼吁中國勸阻伊朗不要關閉霍爾木茲海峽。
在中文互聯網之上,突然有一大批人也說,由于中國的原油進口占據了霍爾木茲海峽33%的份額,而美國僅僅只有3%,所以關閉霍爾木茲海峽對中國的影響是巨大的,一時之間很多人竟然都認為中國會成為這次伊朗關閉霍爾木茲海峽的最大受害者。
事實上截止到目前為止霍爾木茲海峽已經處于半封鎖的狀態,伊朗并未實施大規模的封鎖,而是采取GPS干擾的方式影響在霍爾木茲海上通航的船只。
有報道稱,現如今每年超過1000艘船發生了坐標偏移,定位不準的情況,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大量顯示船只在陸地上,比如伊朗港口、阿曼沙漠,有時甚至在迪拜附近徘徊。僅在過去24小時內,就有27艘VLCC超級油輪受損。
同一時間亞洲金融市場開盤,紐約期貨油價狂飆沖破78美元/桶大關。
迷霧下的暗礁:GPS失效背后的科技斗法與破局關鍵
根據俄羅斯的媒體報道,美國國務卿盧比奧說,如果伊朗威脅霍爾木茲海峽的自由航行,美國不排除采取軍事措施予以回應的可能性。
盡管美國的船只占到霍爾木茲海峽航運份額的3%,但是霍爾木茲海峽自由航行影響著以美元定價的原油體系。
最擔心霍爾木茲海峽封鎖的不是中國而是美國,就如同胡塞武裝封鎖紅海一樣,中國其實是樂見其成的,中國作為伊朗第一大原油購買國,伊朗采取什么措施,也會盡可能的保證中國船只的通航。
這也就是為什么美國國務卿請求中國給伊朗施壓,讓伊朗別做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事實上對于中國來說GPS受到干擾之后,中國的船只還有北斗系統作為備用。
半封鎖霍爾木茲海本質上還是一場沒有硝煙、卻足夠致命的新型戰爭無聲降臨。AIS坐標的迷失、石油流動受阻、大國神經緊繃,伊朗用最微妙的手法,展示了什么叫
21世紀數字封鎖。
伊朗國家通訊社冷冰冰的聲明隱藏著鋒利刀鋒:“霍爾木茲,通行如常。”其潛臺詞無比清晰:封鎖何必勞駕炮火?幾串精巧的信號干擾代碼,便能讓全球航運與經濟循環系統陷入癱瘓!
當美制GPS信號在霍爾木茲上空如蠟燭般被伊朗干擾技術吹得明滅不定、飄忽難尋時,裝備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的艦船軌跡在電子海圖上依然明亮清晰,航向精準如初。這個曾被美國長期封鎖打壓的東方導航系統,戲劇性地逆轉成全球油輪在電子迷霧中唯一可信賴的燈塔。
美國《防務新聞》的爆料佐證了矛盾轉移:五角大樓內部文件竟將北斗稱為“當前唯一能穿透波斯灣電子濃霧的可靠技術”,并指出“勸說北京介入”才是緩解封鎖僵局的最短路徑。
一場導彈點燃的爆炸,竟讓伊朗的數字干擾術無意間成為了中國技術的試金石,更迫使一貫強勢的美國掉頭尋求曾經對手的力量支援。地緣政治的棋局在科技角力的轉盤中倏忽轉換,荒誕而真實。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面對外媒追問沒有選擇激怒的宣示,“相關海域的航行自由與安全必須得到確保,符合各方的根本利益。”
美國向北京求援的姿態,無疑證明了在現如今的中國北京比華盛頓更有影響力。
霍爾木茲事件揭開了現代貿易體系神經系統的致命弱點。讓油輪在沙漠上“航行”,它不僅掐住了油價命脈,更是對全球供應鏈穩定性的一次精準打擊演習,對舊有秩序的深刻嘲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