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9日,一項旨在破解醫療美容行業糾紛困局的重要項目正式啟動。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行業發展與監督自律委員會聯合北京醫美鏡醫療美容爭議研究與調解中心,共同發起“中國醫療美容訴源共治與糾紛化解公益行”項目,積極響應中央政法委號召、落實中國法學會指示,直面行業快速發展中的矛盾糾紛難題。
近年來,我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不斷擴張,然而行業亂象與糾紛風險也隨之加劇。醫療美容糾紛成因復雜,涵蓋機構運營、人員資質、技術標準等多個維度,不僅嚴重損害消費者權益,更成為阻礙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此次公益項目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為指引,將矛盾糾紛化解端口前移,構建起“預防-調解-治理”的全鏈條閉環體系。
北京醫美鏡醫療美容爭議研究與調解中心理事長劉峰表示,中心將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積極推動契合醫美行業特性的調解機制創新落地。這一舉措以法學專業力量深度參與基層治理為核心,通過創新機制為醫美行業規范發展打開新局面,標志著我國醫美領域矛盾化解與行業治理邁向新階段。
從社會治理角度看,該項目構建了“政產學研”協同治理體系。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行業發展與監督自律委員會發揮行業引領作用,著力推動標準化運營規范建設;北京醫美鏡醫療美容爭議研究與調解中心依托專業調解團隊和豐富實踐經驗,搭建專業化糾紛解決平臺。雙方聯動司法機關、監管部門及消費者組織,通過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制定行業調解標準,實現矛盾糾紛早發現、早介入、早化解,為基層社會治理提供“醫美治理樣本”。
在行業發展層面,項目以法治思維重塑醫美生態。通過梳理典型糾紛案例,針對性制定機構準入、人員資質、技術操作等細化標準,并開展全行業合規培訓。同時建立動態管理機制,推進醫美行業自律與信用體系建設,助力行業從無序競爭向規范發展轉型。
對于消費者權益保護,項目打造“事前預防+事后維權”雙重保障體系。聯合法學專家編寫消費風險防范指南,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提升公眾風險認知;設立專門的醫療美容糾紛調解渠道,由專業法律人士提供咨詢與調解服務,并推動建立合理賠付機制,確保消費者維權高效便捷。
在創新實踐方面,北京醫美鏡醫療美容爭議研究與調解中心立足行業實際,整合法學專家資源與行業實踐經驗,積極探索符合醫美行業特點的糾紛預防和化解機制,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為行業健康發展提供制度保障,也為全國醫美糾紛調解機制創新提供可復制的范例。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行業發展與監督自律委員會負責人靖宣主任表示:“此次公益項目實現了行業自律與社會治理的深度融合,希望通過法治手段和專業力量,為醫美行業裝上‘安全閥’,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北京醫美鏡醫療美容爭議研究與調解中心理事長劉峰強調:“中心將持續響應中央號召,充分發揮專業優勢,以創新機制推動矛盾糾紛源頭治理,助力構建和諧醫美消費環境,為醫美行業規范發展貢獻力量。”
隨著該項目在全國范圍內逐步推進,將為醫美行業健康發展筑牢法治根基,探索出一條法學力量參與基層治理、護航產業發展的創新路徑,推動我國醫美行業走向規范有序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