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快樂,是從一口冰鎮西瓜開始的。可很多人買西瓜像開盲盒,切開一刀,要么沙瓤發面,要么寡淡無味,甜是碰運氣,脆更是稀罕貨。但其實挑西瓜并不是玄學,只要掌握“3買3不買”原則,好瓜幾率能大大提高。
很多人挑瓜喜歡拍兩下,聽聽聲音,“咚咚響”似乎才有安全感。但這個方法其實早就落伍了。在過去,西瓜多靠自然成熟,確實可以通過聲音判斷熟度。但現在不同,西瓜在還沒上市前,瓜農就已經進行了第一輪篩選,不熟的瓜根本不會被摘下來。所以我們買到的大多數瓜,成熟度問題不大,用拍打法判斷甜不甜、脆不脆,其實沒什么意義。要想吃到好瓜,靠的是“看”而不是“聽”。
一、買有明確品種的瓜,不買雜牌瓜
如今市面上的好瓜,幾乎都有穩定的品種標簽,賣瓜攤位上也會明顯的標注出來,比如“麒麟瓜”“8424”“黑美人”“特小鳳”“甘美”等,這些瓜糖度高、口感好,市場反響長期穩定。
而那些看起來大小不一,形狀不同的西瓜,可能只是普通農戶隨便種的品種,號稱“本地瓜”。其實甜度口感全靠運氣,買到口感發面、纖維粗的“水貨”概率非常大。選瓜時可以看超市標簽或向攤主詢問品種名,若對方含糊其詞,那就建議繞道。
請永遠相信科學的力量,中國的西瓜育種全球領先,別辜負了。
二、買形狀勻稱、外觀飽滿的西瓜,不買歪瓜裂棗的“個性瓜”
一個西瓜從開花授粉到成熟,需要經歷陽光、溫度、養分等多方面的調配,如果這些條件不均衡,就容易出現形狀扭曲、偏長偏扁的情況,顏色不均勻,一邊綠一邊黃。
這類瓜往往內部結構不均,甜度不穩,甚至有些還容易空心或發面。而外形飽滿、左右對稱、看上去圓潤順眼的瓜,說明在生長過程中光照充足、水分均衡,成熟度自然更好、口感也更優秀。
三、買藤蔓新鮮的瓜不買干枯的瓜
西瓜尾部的藤蔓,也叫“瓜把子”,它的狀態往往能直接反映出西瓜的采摘時間。如果藤蔓還是綠色甚至帶有鮮嫩的葉子,說明是新鮮摘下的瓜,保水性強,口感脆爽;
如果已經干枯發黃、脫落甚至皺縮,說明這瓜已經摘了不少天,水分流失嚴重,哪怕糖度還可以,口感也會變得發面、發軟。特別是夏季高溫,放個兩三天就會迅速走味,所以選瓜時別忘了看看尾巴。
除了這“3買3不買”的基礎法則,還有一些加分小技巧也值得掌握。比如看西瓜的“肚臍”,也就是底部那個圓形疤痕,越小越好,說明瓜生長期更長,甜度更集中,瓜皮也更薄;
再比如觀察瓜皮的紋路和顏色,優質瓜的紋理清晰、顏色深綠發亮、表皮緊實有彈性,用手輕輕一按,會有微微的反彈感,這些都是“老瓜”“熟瓜”的表現。
總之,挑西瓜雖然不是百分百準,但絕不是靠運氣蒙。記住“買品種、買規則、買新鮮”的三大原則,再避開“雜牌瓜、歪瓜裂棗、干藤瓜”這三類問題瓜,挑到又甜又脆的好瓜并不難。愿你這個夏天,每一刀下去都紅艷誘人,每一口入口都酥脆爆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