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張的說,整個汽車圈都將目光放在了固態電池身上。
現在,已是固態電池的量產前夜!2025年就是一個關鍵的臨界點,第一批量產電池極可能會在今年年底出現。
各位不要覺得我夸大。就在三天以前,先導智能向全球頂尖的電池企業交付了多套固態電池的核心設備,復合轉印設備和高速疊片機。
非行業內的人不了解這個事情的重要性,我告訴各位這事情到底有多牛。
這意味著我們已經解決了固態電池量產的工藝密碼?,F在固態電池生產需要干法電極技術和超薄涂布工藝。
而復合轉運設備和高速疊片機就是通過高精度環境控制,來解決固態電解質和電池的界面阻抗問題,這是固態電池量產的最大阻礙之一。
這次交付就意味著商業化提速開始越來越快,意味著核心工藝的瓶頸已經突破。我們憑借著先發優勢,一定會主導固態電池的產業化標準。
還有一個消息是,寶馬汽車和奔馳汽車的固態電池路試數據也出來了。人家的測試車輛已經跑了10萬km。目前沒有出現任何問題,估計以后也不會出問題了。
這10萬km相當于圍繞著地球跑了兩圈半,而且人家可不光在普通氣候下行駛,不管是北方還是南方人家都去過,就是為了測試電池在嚴寒時期的耐受力。
寧德時代的氯化物電池也正在大范圍測試當中。該電池充滿電的情況下可以幾乎從南走到北,這是多么可怕的續航力。
至于說大家伙擔憂的充電速度問題,目前也已經有了解決方案。雖然仍然比不上加油站里面加油,但5分鐘之內充到500km以上是沒有一點問題的。
而在加油站加油差不多也要5分鐘時間。雖然加油時間短,可是要招呼加油工過來,又要付錢之類的,差不多也會耽誤2分鐘,再加3分鐘加油時間,5分鐘也就過去了。
這樣一來,固態電池就一定會解決目前新能源汽車所面臨的最大瓶頸,而現在整個行業都在盯著。
我們之前一直喊狼來了,現在總算見到了曙光。估計最多還有兩年,固態電池必然會被安裝在新能源汽車身上。
而隨著電池的發展,大概率又會安裝在手機等手持設備上。到那時,我們的生活真會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