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九歲縣太爺》有一幕特別有趣。
九歲的陳文杰自詡“天才兒童”,遇上了微服私訪的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得意地吟出一副上聯:一條大道通南北。
手下的人都拍乾隆馬屁,說:太絕了,無人能對。
一旁的陳文杰卻馬上吟出下聯:兩間小店賣東西。
乾隆面子有些掛不住,又吟了一副最難的上聯:
八方橋,橋八方,站在八方橋上觀八方,八方八方八八方;
乾隆直言:如果你能對上,就封你個狀元。
陳文杰依然輕輕松松,對出下聯:
萬歲爺,爺萬歲,跪在萬歲爺前呼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乾隆原本是哄小孩子的,但陳文杰卻認出了乾隆皇帝,纏著他兌現承諾。
乾隆當場封陳文杰為新科狀元。
真是一段妙趣的故事。
奇趣絕妙的對聯,人人喜歡。詩詞君總結了60個又奇又妙的對聯,一起來品一品吧!
01
行業聯
專門為某一行業或機構創作的一種楹聯。
1.
旅店聯
問我生涯,看過去、未來、現在;
助君詩意,有雞聲、月色、霜痕。
上聯意謂人生,就是過去、未來和現在。
下聯化用溫庭筠《商山早行》詩“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旅店有凌晨的雞聲,未落的殘月,霜地的人跡。
聯語未出現“旅店”字樣,卻字里行間處處不離旅店。問得平白通俗,答得巧妙高雅。
2.
京師浴堂
入門兵部體;
出戶翰林身。
這是一副諧音聯,但切時、切地、切人,饒有情趣。
因地處京師,故有“兵部”“翰林”這些稱呼;又因出入于北方冬天的浴室,才有“兵部體”諧“冰布體”、“翰林身”諧“汗淋身”的妙想,意思是方進澡堂時冰雪侵身,通體寒氣逼人;出門時汗流浹背,渾身頓感輕松。
3.
雞鴨店
半夜早朝聲入夢;
一江春水暖先知。
上聯說雞,取意“雞鳴即起”;下聯說鴨,取意東坡詩句“春江水暖鴨先知”。
4.
酒鋪
釀成春夏秋冬酒;
醉倒東南西北人。
5.
裁縫店
解人寒凍乃我愿;
與世溫暖是子心。
6.
染布店對茶館掌柜
請勿吸煙,煙吸勿請。
包不褪色,色褪不包;
正讀回讀,聯義截然相反。妙!
7.
照相館
現出廬山真面目;
留住秋水舊豐神。
8.
茶酒樓
為名忙,為利忙,忙里偷閑,飲杯酒去;
謀衣苦,謀食苦,苦中作樂,拿碗茶來。
據說,從前成都某路口有一個兼賣茶酒的小樓,一士人經過,得解渴而稱便,并題此聯。
02
景區聯
景區對聯,或寫景,或述志,或感慨人生,各有妙趣。
9.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
來者,往者,溪山清靜且停停。
浙江蘭溪“且停亭”聯。
10.
步步登高,于斯且往;
遙遙直上,別有可觀。
貴州織金縣“且往亭”聯。有志登高莫停步,無限風光在險峰!
11.
紅塵吾看破,破鞋、破衣、破帽,以破就破,破破破;
黔首爾當修,修身、修性、修心,要修早修,修修修。
南京市高淳區東壩公園“斜陽共話亭”聯,傅廷佐題。
12.
古井冷斜陽,問幾樹枇杷,何處是校書門巷;
大江橫曲檻,剩一樓風月,要平分工部祠堂。
望江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因唐代女詩人薛濤而建,典雅精致。
此聯為伍生輝所擬。伍是陜西涇陽人,咸豐元年曾以諸生參左宗棠幕。
上聯脫胎唐代進士胡曾贈薛濤詩。下聯說她的“一樓風月”可“平分工部祠堂”,簡直是說她可與杜甫分庭抗禮了。捧薛濤的聯語以此為最。
13.
曲曲彎彎,前前后后,花花葉葉,水水山山,人人喜喜歡歡,處處尋尋覓覓;
年年歲歲,朝朝暮暮,風風雨雨,鶯鶯燕燕,想想來來往往,常常翠翠紅紅。
蘭州慕少堂題仰園聯。
14.
萬山不隔中秋月;
百年復見黃河清。
蘭州有一個望河樓。晚清名臣左宗棠經營西北時,在蘭州駐節最久。
蘭州北城有一個拂云樓,左宗棠題下此聯。
此聯氣魄宏大,后來,拂云樓就改名為望河樓了。
15.
一盞寒泉薦秋菊;
三更畫舫穿藕花。
大明湖“古水仙祠”聯。
16.
宛在水中央,垂柳當門花四壁;
坐看云起處,好山繞郭佛千尊。
大明湖旁薛荔館聯,劉鶚所題。
03
戲臺聯
題在戲臺的楹聯,內容多與戲臺、人生有關。
17.
你也擠,我也擠,此處幾無立足地;
好且看,歹且看,大家都有下場時。
上聯寫臺下“看戲的”,下聯寫臺上“演戲的”,借題發揮,都有雙關意義。
18.
古往今來,形形色色,無非是戲;
天高地遠,奇奇怪怪,何必認真。
湖北應山戲臺聯。看得破,撇得開,自得其樂!
19.
善報惡報,循環果報,早報晚報,為何不報;
名場利場,無非戲場,上場下場,都在當場。
梅寶璐題天津城隍廟戲臺聯。
為善者樂,為惡者憂。名利二字,只要能提得起、放得下、看得破、撇得開,則趣樂無窮!
20.
戲猶是夢耳,歷覽邯鄲覺夢,蝴蝶幻夢,牡丹艷夢,南柯驚夢,百世即須臾,只是一場春夢;
事生于情也,試看忠孝至情,兒女癡情,豪暴恣情,富貴薄情,萬端觀結局,不外千古人情。
邯鄲是戰國時趙國的都城,漢時改為縣,今屬河北省。
明代湯顯祖有《邯鄲夢傳奇》,寫唐廬生在邯鄲遇呂仙事。此聯是只能用于邯鄲市的戲臺的。
上聯六個“夢”字,下聯六個“情”字,工巧自然,堪稱才人手筆,惜不知作者是誰。
21.
乾坤一場戲,請君更看戲中戲;
俯仰皆自鑒,對影莫言身外身。
22.
功名富貴盡空花,玉帶烏紗,回頭了千秋事業;
離合悲歡皆幻夢,佳人才子,轉眼間百歲風流。
蒲松齡題戲臺聯。
23.
灣有廿三,鬧吵吵白叟黃童,賞此乍暖乍寒天氣;
班名四六,亂紛紛高冠長劍,演出半文半武排場。
社戲聯。
這鄉村有廿三灣,戲班則名“四六班”。吳恭亨評此聯云:“摹寫村場景象逼真。”
24.
一曲歌來,文武衣冠皆入夢;
三通鼓罷,達窮妍丑盡成空。
蒲松齡題戲臺聯。
出個上聯:冷月怎知心底事,請各位高手賜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