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寧,正是夏至時節,在廣西吃著荔枝啖狗肉,是一種民俗,更是一種享受。因為俗語有云:“狗肉滾三滾,神仙都站不穩”。而在南寧,人們更喜歡的是吃白斬鴨,這可是南寧的頭牌名菜!
威記也不例外,吃著白切鴨刷到消息,看到有消息稱“南寧入選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定位為“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這對于南寧來說,真是好事連連。因為在前不久,南寧剛入選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名單,如今又入選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說明南寧的發展開始進入快車道了,潑天的富貴就要到來。
南寧入選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為什么?意義何在?
南寧之所以入選,最大因素是因為平陸運河。隨著廣西發展戰略一路向南“向海圖強”,平陸運河建設的日漸成型,南寧的樞紐作用日益彰顯,這對廣西來說,意義重大!
隨著平陸運河的加速推進,南寧作為連接西南內陸與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的核心節點,其物流樞紐功能將迎來質的飛躍。這條全長135公里的黃金水道,不僅打通了西江航運干線直通北部灣的"任督二脈",更將重構整個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物流版圖。
從產業維度看,生產服務型樞紐的定位精準契合了南寧"強工業"的戰略布局。
在五象新區,比亞迪等龍頭企業已形成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在東部產業新城,鋁精深加工產業鏈正加速集聚。物流樞紐的建設將實現原材料"通江達海"的快速集散,為制造業降本增效提供強力支撐。
據測算,平陸運河通航后,南寧至北部灣的物流成本可降低40%,大宗貨物周轉效率提升50%以上。
更深遠的意義在于,這個樞紐將成為中國-東盟產業鏈協同的關鍵支點。隨著中越跨境智慧物流園、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等項目的落地,南寧正構建起銜接RCEP市場的"陸海空"立體通道。今年前8個月,南寧跨境鐵路班列開行量同比增長210%,這種勢頭在樞紐建成后還將持續放大。
站在城市發展的視角,物流樞紐帶來的不僅是貨物集散,更是人才、資金、信息的聚合效應。這是南寧發展的機會,更是機遇!在武鳴國際陸港片區,冷鏈物流、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已初具規模;在臨空經濟示范區,航空物流與高端制造正形成良性互動。
可以預見,當運河全線通航之日,南寧將真正成為貫通粵港澳大灣區與東盟市場的戰略支點,書寫新時代"向海經濟"的壯美篇章。隨著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的深入推進,南寧的城市能級將迎來歷史性躍升。在平陸運河與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雙重加持下,這座城市正悄然蛻變為區域經濟的新引擎。
在基礎設施方面,南寧國際鐵路港三期即將啟動建設,計劃新增12條鐵路作業線,屆時年吞吐量將突破2000萬噸。與之配套的智慧物流園區已引入5G+AI貨物分揀系統,裝卸效率較傳統模式提升3倍。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南寧吳圩國際機場貨運區擴建工程即將竣工,跨境生鮮冷鏈"空中走廊"的運力將擴大5倍。
產業協同效應正在顯現。在伶俐工業園區,鋁材企業通過運河運輸每噸可節省運費180元,帶動周邊形成汽車輕量化部件產業集群。江南工業園依托港口型保稅倉,實現了進口橡膠"到岸即投產"的零庫存模式。據統計,樞紐區域內制造業物流時效平均縮短36小時,資金周轉率提升22%。
面向東盟的開放平臺加速成型。中新國際聯運班列新增了榴蓮、咖啡等特色冷鏈專列,運輸時效壓縮至48小時。中越跨境物流信息平臺已接入兩國18個主要口岸,實現報關數據實時共享。今年1-9月,南寧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額同比增長317%,其中東盟國家訂單占比達65%。
未來三年,南寧將重點培育三大樞紐經濟圈:以五象新區為核心的智慧物流創新圈,重點發展無人倉、數字供應鏈等新業態;以東部產業新城為載體的港產聯動示范圈,推動"前港后廠"模式全覆蓋;以臨空經濟區為依托的航空物流集聚圈,打造面向RCEP的航空快運中心。
當這些布局全面落地時,南寧在國家物流體系中的戰略地位將更加凸顯。
到那時候,還有誰敢說南寧的發展只是靠“地攤經濟”?同時,這些也在為南寧吸引人口躋身特大城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南寧未來可期!
這里是廣西,發現廣西之美,感受廣西之美!
我是阿威,用溫暖的文字,講述廣西人文!謝謝閱讀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