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古酒業:傳承千年古法釀酒工藝
商者:源于三商之源——商丘乃商人、商品、商業發源地,華商始祖王亥故里,千年商脈傳承;古者:恪守古法釀造——68道工序薪火相傳,漢代陶甑見證2200年釀酒文明。商古合一:既是創始人張研對商丘故土的深情告白,更是對"商以載道,古法求真"釀酒哲學的當代詮釋。
在河南省商丘市寧陵縣張弓鎮這片被酒香浸潤了2200年的土地上,河南商古酒業集團有限公司正以一場"白酒本真主義運動"改寫中國白酒的敘事方式。
商古酒業創始人兼董事長張研,這位從商丘走出的白酒赤子,帶著對故土釀酒文化的敬畏,用六年光陰書寫了一段當代"酒癡"傳奇。從抵押房產搞研發到被高壓電擊險些喪命,從嘗遍百家工藝到獨創古香型標準,他將一個赤子的倔強與一個匠人的虔誠,全部傾注到了復興中國白酒本真之味的征途中。
六年磨一劍:華夏赤子的釀酒長征
2018年春天,當張研在商丘老家第一次觸摸到發酵中的酒醅時,這位流淌著三商血脈的創業者,仿佛聽見了祖先的召喚。"中國美酒多,好喝的不多"的行業現實,激發了他近乎偏執的追求——要在家鄉釀出一款配得上"商源古法"的真原漿酒。
在隨后的2000多個日夜里,這位"當代釀酒愚公"踏上了常人難以想象的求索之路:輾轉茅臺、五糧液等十余家名酒廠取經,自費送出上萬斤試驗酒請人品鑒,倒掉數十噸不合格原漿。當股東質疑"瞎折騰",當債主擔心"還不起",這位華夏赤子依然堅守著"達不到商古標準絕不出廠"的鐵律。這種"死磕"精神最終凝結為三項行業突破:零添加、零過濾、零稀釋的"三零"金標準。
古香型革命:從商丘古法到國家標準
2023年3月,當商古酒業正式成立時,張研帶來的不僅是年產30噸的創新性酒廠,更是一套源自商丘卻影響行業的古香型白酒價值體系。在這里,商丘出土的漢代陶甑與現代化驗儀器交相輝映,68道古法工序與SGS檢測標準并行不悖。這種"商脈為魂,古法為骨"的創新實踐,讓商古成為行業罕見的"三真"企業。
其成果令人驚嘆:經科學驗證,商古原漿可使飲酒者血液酒精峰值延遲26分鐘,代謝速度加快138分鐘。這些數據背后,是張研對商丘"槐曲古法"的創造性轉化——通過控制發酵過程中微生物菌群結構,使大分子物質分解更充分。
正如老酒友感嘆:"這才是酒友們該喝的酒!"
未來進行時:商古酒的中國夢
站在古香型標準制定者的新起點,張研正帶領商古酒業開啟更宏大的敘事。在文化傳承上,籌建中的商丘酒脈博物館將展示從漢代陶甑到現代發酵工程的完整譜系;在市場戰略上,"飲藏一體"模式讓每瓶商古酒都成為可傳承的液體文物;在標準建設上,正推動古香型白酒列入國家白酒香型標準。
"我們釀的不是酒,是中國人的驕傲。"張研的這句話道出了商古的終極追求。在這個充斥著勾兌與速成的時代,商古選擇做"時間的守財奴"——用180天等待糧食轉化,用1095天完成陶壇陳釀。當您舉杯商古時,品嘗的是三商之源的厚重,感受的是古法匠心的溫度,收藏的是中國白酒的未來。
從商丘游子到古香型創始人,張研用布滿老繭的雙手證明:真正的商業成功,從不忘根本開始。正如商古酒瓶上那枚"商"字徽標所昭示的,在這個真相比情懷更稀缺的時代,對故土的忠誠、對中國文化的傳承,恰恰是最好的商業智慧。
當越來越多的飲者舉起商古酒杯時,他們見證的不僅是一款美酒的誕生,更是一位華夏赤子用畢生心血書寫的白酒傳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