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備受西安地產界尊敬的女企業家孫茵,在6月19號,走向生命的終結。
孫茵1961年出生在西安,父親孫達人,是陜西師范大學一位研究農民戰爭的歷史學家。特殊歲月中,遭受過嚴重迫害。
1983年,中央的一個工作組來到陜西師大,與孫達人進行了單獨談話。不久后,組織竟然意外地把孫達人提拔為:
陜西省副省長。
孫達人服從了組織上的決定,但他其實對當官這事兒沒任何興趣,中間數次向組織請辭。
1991年,孫大人終于如愿回到大學,拿起久違的教案。
孫茵本科就讀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畢業于西安交大。父親辭官那年,不甘心做不做傳統家庭婦女的孫茵,下海開始做進出口貿易。
2001年,孫茵帶著她在進口貿易積累十年的錢,創立了天朗地產。之所以起“天朗”之名,是因為她喜歡王羲之《蘭亭序》的一句話: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樸素的她希望以后的日子,都天朗氣清,朝氣蓬勃。
起初,她對蓋樓、銷售一概不知,因為她自己懵懵懂懂,招的人也大多懵懵懂懂。后來,回憶創業初期,她經常公開說:
一個不懂行的人,帶著一群不懂行的人,特別難。
讓她跨界的直接原因,是她去深圳考察,看到深圳的小區有花有樹,有水有景觀,而那時西安人住的,普遍是大雜院。
她想把這種好房子,帶回西安。
她房地產創業后做的第一個項目,是玉祥門外的蔚藍印象。
蔚藍印象有立體景觀,有藍橋景觀木棧道,有水晶風語廊景觀車道,有陽光生態車庫。這都是當時西安樓市的首創。
憑借蔚藍系在西安名聲大噪,但孫茵并沒有像其他地產商那樣,把李嘉誠的圈地住宅,做到極致,而是像她父親那樣,走了一條不同尋常的路。
西北大興新區是西安的“西大門”、絲綢之路的起點。但由于發展工業,這里滿是破舊的工廠,連西安人都說不會在這里買房。
但孫茵為這片土地帶來了住宅,還帶來了天朗大漢會館、天朗美術館、少年宮、主體性文化商街。她以漢文化為背景,給大興新區注入了很多文化和藝術配套。
這就是西安人都熟知的天朗大興郡項目,這也是孫茵提出:
“城系開發”的起點。
孫茵不愿做傳統的開發商,天朗2017年進入南堡古寨,漢代離宮御宿苑所在地。當時,南堡寨新村道路狹窄,基礎設施匱乏,空心化嚴重;南堡寨老村因為缺水和交通不便徹底被荒廢,留下的是:
村民牧羊養牛的牲口棚。
孫茵提出,要讓盛唐長安曾經的風華絕代,回到每個人的生活中。
八年后,這里村口的千年皂角樹身后,變成寬敞的廣場,廣場上的戲樓舞臺上唱著秦腔,大塊青石鋪成的村道兩邊,是民居、茶館、飯店、作坊、酒肆。
這里已然是西安著名的打卡圣地。
在多數地產商跑馬圈地、大干快上時,孫茵希望用終南情懷,為給這座城市帶來真正的價值。
在聲名狼藉的地產行業里,和其他地產商不一樣,孫茵很少出現在負面新聞里。
她為數不多出現在負面新聞里,是因為她的丈夫。正廳級的他,在2020年獲刑11年。通報用詞極重:
政治攀附,親清不分……
如今,天朗為西安留下了不少地標。從破舊老城到現代化社區,從單一住宅到產城融合,孫茵用20年時間,不僅改寫了一家企業的命運,也幫助重塑了一座城市的面貌。
但這位響當當的女企業家,沒有走出自己的黑夜。在離世前幾天,她還在討論一個文旅農業小鎮的規劃,跟設計師說:
要打造一個讓城里人記得住鄉愁的地方。
她似乎以決絕的方式,告別了世界。
在訃告里,天朗控股治喪委員會評價孫茵說,她是中國城鄉產業融合發展的杰出推動者和踐行者。
今天是她的頭七,愿逝者安息,更愿生者,被溫柔以待。
歡 迎添加子姨微信: zhangziyi10010
注明公司名稱、職位和姓名更易通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