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春梅狐貍
新書《圖解傳統服飾搭配》已上線,請多支持
解答一些有關“蔣雨融的云肩”網絡討論里的高頻觀點,很多信息的底層說明在《》里已經有了,本文算是針對性說明。
本文回答如下問題——
1、“蔣雨融的云肩”是薩滿風格嗎?
2、“蔣雨融的云肩”是有宗教寓意嗎?
3、“蔣雨融的云肩”是清代還是明代服飾?
4、“蔣雨融的云肩”是在cos傅滿洲嗎?
5、“蔣雨融的云肩”是清代官服嗎?
6、前文是在洗白蔣雨融嗎?
01
“蔣雨融的云肩”是薩滿風格嗎?
已經說了,她的云肩就是幾年前某家漢服店鋪的熱銷款,并且買家也常與學士服搭配并曬照。前面幾年都不曾有人說過是“薩滿”,僅僅因為蔣雨融穿了就忽然有了“薩滿”的說法,這從最樸素的邏輯去想都會覺得很離譜。
至于這個說法的來源,雖然在很多網友嘴巴里“口口相傳”,但沒有看到任何論證。我在知乎用戶孫韜的回答(多篇重復回答,最早的發布或修改于6月6日)里看到相對比較詳細的論證,但也只有一句話和兩張圖,其中第二張圖更是與討論的對象“蔣雨融的云肩”完全沒有一點相似度。
(知乎回答截圖)
而“這種零碎、繁復、刻意延長飄帶的審美,是受清代薩滿服飾的影響”這句話本身也是毫無邏輯可言的,因為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薩滿服飾”對于“零碎、繁復、刻意延長飄帶的審美”具有獨占性和排他性,以至于出現這種“審美”就直接可推斷出屬于薩滿服飾。甚至于,這所謂的“審美”在薩滿服飾內部都不是造型上的共識。
對于服飾的觀察,是需要解析結構與細節的,這是許多把服飾當作鍵政標簽的人所不具備的。很多人在乎的是“薩滿”這個標簽,雖然我不太懂為何這些人會將“薩滿”當作負面標簽卻沒有仔細觀察過薩滿服飾。只說最基本的一點吧,云肩的裝飾都是以脖子為中心輻射的,薩滿服飾上垂掛的飄帶和其他裝飾物則會出現在帽子上、袖子上、裙子上,裝飾邏輯完全不同,云肩區域更不是什么必然需要裝飾的區域。
(蒙古族鳥羽式薩滿服)
(鄂溫克族薩滿神服)
(赫哲族族薩滿神服)
(達斡爾族薩滿服飾)
說了,這款名為“錦鯉少女”的云肩所用的設計手法在傳世云肩里都有,只是極少組合在一起使用。
(錦鯉少女云肩商品圖)
(一些帶飄帶垂掛裝飾的云肩,網絡圖片)
也由此可以看出,這些“零碎”和“飄帶”本身都是有章法的,只是蔣雨融的穿著效果、演講動作和照片呈現比較凌亂,并且商家本身在設計時也并未考慮這些章法,不過在另一些的同款買家秀中還是可以明顯看出與上圖中“薩滿服飾”的差異了。
還有網友從“薩滿”聯想到了“蒙古人”,好像是她在演講里提到過在蒙古國實習經歷,并貼出了AI回答截圖。
(微博截圖)
可從這位網友自己所附的AI回答截圖就可以看到,AI提到與薩滿相關的民族就有包括蒙古族正在內的9個了,實際上薩滿文化涉及的民族更為廣泛,除了北方通古斯民族,我國的西南民族也有大量遺存。這也是我很疑惑為何大家把“薩滿”當作負面標簽使用的原因,難道是因為帶“滿”字,或滿族有遺存嗎?僅從“薩滿”就推斷出“蒙古人”這個族屬與國籍的雙重身份結論,實在是看不出任何經過大腦褶皺的起伏的。如果真的需要通過“薩滿”來做文章,那么對于薩滿文化稍有了解就會知道南北美洲的原住民也有薩滿文化,拿來打“白左”牌豈不是更順當?
02
“蔣雨融的云肩”是有宗教寓意嗎?
微博用戶地瓜熊老六以轉述他人的口吻表示“哈佛大學的前身是神學院,所以,蔣雨融穿的黑袍其實是神學院傳教士的衣服”。
(微博截圖)
且不說這段話里對于哈佛大學的溯源是否正確,只要稍微了解學位服歷史的人都知道,學位制度的產生與宗教相關,學位服也就會有宗教痕跡,不同學校略有差異,但整體構成是差不多的。
我國在設計自己的學位服時也是參考了這些服飾:
(我國現行學位服)
(哈佛學位服)
由于歷史原因,我國現存高校中也有不少前身是教會學校。如南京大學前身的前身(金陵大學的前身)之一匯文書院由美以美會的傳教士福開森在美國教會捐助下創辦,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的歷史源頭最早可追溯至美國長老會狄考文夫婦、美國北長老會傳教醫師聶會東夫婦等創辦的登州文會館,是中國第一所現代高等教育機構。這些都是來自于這些高校官網的校史資料,如今早已融入了中國現代教育體系。
之前在《》里聊到,為何很多網友熱議的“進士服”“狀元服”等難以成為我國高校的學位服,除了因為科舉制度與現代教育制度存在質的差異,學位級別難以對應,更重要的是它們的教育內核、主導ZF也是完全不同。
(明代進士袍)
服飾是社會的產物,中國學位服是中國現代教育體系的外在表現。如今世界上除了一些特定背景的學校,學位服早已逐漸世俗化,以學術儀式的載體存在。雖然微博用戶地瓜熊老六的發言在文化層面不怎么經得起推敲,但從情感角度出發看得出大家普遍反感學位服與宗教綁定,那替換為具有封建體制符號意味的服飾就可以接受了嗎?
03
“蔣雨融的云肩”是清代還是明代服飾?
參與古風服飾討論的群體里,有一種言論風向傾向于將自己所厭惡的、認為丑陋的、鼓動抵制的打上“清代”標簽,使其具有貶損的暗示作用。
如中的“薩滿服飾”在知乎用戶孫韜回答里就是“清代薩滿服飾”,“清代”在這里顯然是作為了貶義修飾,而不具備斷代意義。同一回答里提到“簪花學士帽”時,前面還是“中式”后面就到了“漢族”,也是未經調查與考證,詞匯的褒貶意義待遇詞匯本身指向的內容意義。
(知乎回答截圖)
假設,我是說假設,另有一位惹眾怒的爭議人物使用了“簪花學士帽”,僅從外觀判斷,它會不會成為“清代旗頭”呢?至少,參考用眼神代替腦子路線,“簪花學士帽”與“清代旗頭”之間的差異應該是遠小于“蔣雨融的云肩”與他貼出來的薩滿服飾圖的吧。
(知乎回答中所附圖片)
(旗頭舊照)
甚至對著他所貼的圖還能問一句,學位帽為何都要戴在后腦勺上,將帽子的方形平面垂直于視線。正常戴學位帽難道不是微微上揚,與視線形成銳角嗎?
(民國時期畢業照中的學位帽)
(簪花學位帽的佩戴方式與角度)
至于“蔣雨融的云肩”售賣的時候是按照“明制漢服”賣的,買家也是按照“明制漢服”買的、按照“明制漢服”秀的。不僅是這件熱銷單品,同類產品也是同理。我在文章《》里特意括號說明“此處并沒有說這個這類云肩為明代風格的意思”,如今熱銷的“明制漢服”中我不認同為明代風格的還有很多。當然,別的什么制的也別偷著樂,我不認同的更多。嗐,我差點忘了,我成為某些漢服愛好者除之而后快的對象就是因為這個。
至于這個是清代,我也不認同。這么復雜的云肩組合更常見于近現代的一些中華文化輻射區,而比起說漢服店家是在模仿這些案例,我也更傾向于認為這是一種設計上的殊途同歸。在我看來,這就是一個非常現代古風產物,現代追逐熱梗就有了品名“錦鯉少女”,古風偏愛堆砌就有了復雜的組合,圖案畫風也都是迎合Z世代的偏好。
(新加坡華人老照片中的飄帶云肩)
(娘惹服飾中的飄帶云肩)
04
“蔣雨融的云肩”是在cos傅滿洲嗎?
網絡言論還喜歡將不同的負面標簽貼到同一個對象上的對象。比如認為“蔣雨融的云肩”既“薩滿”又“傅滿洲”,但是又具體說不出是什么樣的“薩滿”或什么樣的“傅滿洲”。在立場非黑即白的腦子里,標簽下的形象也往往是模糊但絕對單一。
以前諷刺這類發言是“開局一張圖,內容全靠編”,現在好了,連“開局一張圖”也不舍得給了。我努力找了一些在“傅滿洲”觀點下附圖或略有說明的發言,如果有沒找全的歡迎補充。
下面這位小紅書用戶用自己的兩個賬號都發表了相同內容,理由竟然是“那么多圖就她的肩往兩邊撐起最大,我剛看了傅滿洲圖特色就是大直硬肩(僵尸感)”。
(小紅書截圖)
(1932《傅滿洲的面具》)
一篇筆記附了17張圖,沒有一張“傅滿洲”的,卻有蔣雨融的同款云肩(發帖人應該沒認出來),而商品圖顯示這款云肩是均碼售賣的。
(小紅書截圖)
(云肩商品信息)
還有網友所附圖片是漫威漫畫中的“滿大人”形象,雖然在披散頭發、強調肩部與前襟裝飾等有相似之初,但實際偏差也極大了。
(小紅書截圖)
在科幻冒險類題材中,橘色服飾在前胸加倒三角的裝飾還是很常見的,有的還會配合斗篷、腰帶、大立領等使用,在視覺上比較夸張,多用以塑造人物的力量感。
如果這些網友不是只認識“傅滿洲”三個字的話,就會知道如首載于1934年、并于1936年首次拍成真人電影的《飛俠哥頓》,反派角色“Ming”雖然設定為外星球統治者,卻是東方面孔,妝容與1932年《傅滿洲的面具》里的“傅滿洲”相似,穿著領子豎起并在胸前翻開成倒三角長袍,其1980年翻拍的版本對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產生過不小影響。
(1936年影片《飛俠哥頓》)
(1980年影片《飛俠哥頓》)
但服裝設計一般不具備絕對的正邪,就如煙熏妝也不是什么反派專屬一樣,“Ming”的這個服裝程式在超級站隊系列特攝片里也很常見。有帶立領的,也有帶斗篷的,也有只出現倒三角裝飾的。
(1975年《秘密戰隊五連者》)
(1981年《太陽戰隊太陽火神》)
(1991年《鳥人戰隊噴射人》)
并且云肩作為流行的裝飾元素,在帶有東方主義色彩的電影里并不罕見,而且幾乎不存在特別大的變形與異化,不需要部分網友那么“迂回”的套路去。
(1932《傅滿洲的面具》)
(裝飾用云肩的服飾)
(1965年《成吉思汗》)
(傳世云肩)
雖然我們常以“傅滿洲”作為東方主義刻板印象的代名詞,但這類電影中的其他角色也是完成這個刻板印象的一部分。為什么不舉例這些視覺上更貼近的影片角色,僅是提“傅滿洲”究竟是為了討論“東方主義”還是為了貼“傅滿洲”的標簽呢?
就連“傅滿洲”角色也是有“云肩照”的,如下這個“經典”造型里傅滿洲就穿了帶有云肩紋裝飾的霞帔。
(1932《傅滿洲的面具》)
(帶有云肩紋裝飾的霞帔)
這種亂穿衣的現象在東方主義色彩的電影里非常常見,當然在我們的古裝劇里也不少,如《甄嬛傳》里回宮一幕里也穿的同款,相關吐槽見《》《》。
(《甄嬛傳》)
但符合史實就是符合史實,不符合就是不符合,我很不喜歡《甄嬛傳》劇粉整天瞎吹這部劇服化道有多厲害,也只是寫寫文章分析和駁斥。這要是按照某些網友的思路,我直接扣《甄嬛傳》一頂“東方主義”或“傅滿洲”的帽子多簡單啊,至少這是真·傅滿洲同款,一點也不牽強附會。
亂穿衣是東方主義電影的表現之一,但不能從亂穿衣倒推出只要有此表現就帶有東方主義色彩,尤其很多“現象”未經辨別,如連“開局一張圖”也不舍得給就開始發言了。
05
“蔣雨融的云肩”是清代官服嗎?
網絡評論還有一個我很不贊同的特點是,喜歡將使用延展的負面意向代替一些中性或相對溫和的貶義表達。
比如,說這個云肩像“傅滿洲”的觀點里有一支想說的是這個云肩像清代朝服的披領,但顯然作為清代禮服的披領不夠負面,認同“清代”為負面標簽的群體遠沒有反感“傅滿洲”的群體大,所以也強行掛上了“傅滿洲”的標簽,反正很多人只看結論和情緒,不看論證過程。
(知乎回答截圖)
這段內容本身就有許多敘述上的偏差:
首先是傅滿洲的這個造型流傳并不廣,前面示范的那幾個說與“傅滿洲”相似的都沒有提到或貼出這個圖。實際上網絡流傳也就一兩張模糊的截圖,不典型的造型是談不上“刻板”的,因為大多數人都沒見過。
其次是這個造型是兩頭不沾,既不像“蔣雨融的云肩”,也不像清代披領。咱也不知道是什么眼神能把這三個聊一塊兒去了,“刻板”不“刻板”的說不好,但是不是有那么點“刻意”了呢?
(清代披領)
而清代披領與云肩除了都是裝飾在肩膀上以外,差異極大,尤其是很多人不愿意拿出來展示的背面圖和平鋪圖,這要是還分不出來要么看眼科,要么看腦子,要么看看心的飽和度和明度都降到了0。
(清代披領)
(傳世云肩)
(“錦鯉少女”背面照)
這款云肩之所以有支棱出肩寬的效果,是因為使用一片式剪裁以及面料和機繡的緣故,效果比較僵硬。至于這屬于設計的失誤還是有意為之,我就不清楚了,因為我還看到有人夸這個云肩顯臉小。
(小紅書截圖)
(清代女性披領)
在傳世云肩中,這種大尺寸就會使用分片或綴連,就能貼合身體自然下垂,不至于這么支棱出去。
(傳世云肩)
披領作為清代朝服非常有標志性的配件,在早期甚至作為朝服的代名詞使用。“這種服飾明朝的服飾制度和出土實物中都不存在,滿族人的祖先女真人的服飾資料中也沒有這種形制的披肩領。”但可能是在存世量上有差異,東方主義電影比較多穿著的是吉服之類,而不是帶披領的朝服,當然更多的還是各種亂穿衣。
(1965年《成吉思汗》)
部分網友用“傅滿洲”開題,說的又是清代官服,對著的又是漢服云肩……繞了這么大一圈,到底是為了說“傅滿洲”與“東方主義刻板印象”,還是途經上“滿清官服”就只有心知肚明了。
06
前文是在洗白蔣雨融嗎?
雖然我在開頭部分疊了buff,就是為了避開一些想在爭議熱點中看人站隊的閱讀者:
(前文開頭內容截圖)
(評論區也說明了疊buff的意圖)
但實在是防不勝防,有人問我為啥在討論蔣雨融的云肩文章標題里寫了蔣雨融,更有經典的收錢洗白說(麻煩這位說到做到,盡快給我安排打款)。
(文章評論區截圖)
在一些網友眼里,只要杯葛不徹底,就是徹底不杯葛。但前文所想表達的和評論古裝影視劇中的服化道是一樣的,服化道能暴露出一些問題,但服化道只是最外層的表現,它背不了全部的鍋。同理,反過來也想說明,服飾給不了根本性的價值升華。
經前文評論區提醒,在“三聯生活周刊”的采訪里蔣雨融提到“我演講時佩戴的云肩,是上一屆的學姐借給我的。她去年在她的畢業典禮上也戴了”,有可能就是我文章里一開始在小紅書上搜索到的另一位在哈佛穿這款“錦鯉少女”并曬照的女生。
(小紅書截圖)
稍有邏輯思維能力的人都能通過控制變量的方式明白,即便蔣雨融有問題,那么問題也不在云肩上,至少這款云肩背不了“薩滿”“蒙古國”“傳教士”“傅滿洲”“東方主義”“清代官服”等等這么一長串的鍋。尤其是,這款云肩是熱銷款,也就意味著其他購買了這款云肩的人也同樣被貼上了這些標簽。雖然,我個人是不怎么喜歡這類裝飾夸張的云肩,但也不贊成通過這樣的方式去評判服飾的好惡。
當然,從來也不少渾水摸魚者,借此抨擊云肩在現代漢服體系中的“身份”的人也有。
(知乎截圖)
但雖然是同一件云肩,但蔣雨融應該是出于裝點些中國元素的目的,與“學姐”作為漢服還是有所區別。如果對“云肩”在漢服體系中的身份問題有異議,大可以通過那位學姐的曬圖筆記進行討論,從蔣雨融事件入手反而是不怎么成立的。這就好比同一件旗袍,原主人穿得好好的,出二手以后被某個非法分子穿著去干壞事并成為了網絡熱點,借此來抨擊旗袍的非法性肯定不是討論的正途,而是在搭熱點的“順風車”,順著輿論的負面風向將負面標簽貼到自己想貼的“私貨”上。
一些人是大腦功能不怎么健全,無法處理對立情緒以外的內容;另一些人是心思過于玲瓏,看到網絡上存在對立情緒就企圖有所個人作為。就像這幾年影視劇越來越難以評論一樣,除了粉就是黑,除了流量就是資本,無法接受有人表達復雜多變的感受,甚至無法接受有人對于喜惡事物都有意見也有建議,即便這些才是絕大多數人,被絕對化了的好惡數據中沉默的絕大多數人。
感謝閱讀,喜歡請記得分享哦^_^
※ 如無另外標注,文章為 春梅狐貍 原創,如有疏漏歡煩請指正,文章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轉載須經授權并支付稿費;
※ 所使用的圖片、視頻屬于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系以協商相關事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