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把人生經歷大抵劃分為三個主要階段:成長與求學階段、工作階段、退休養老階段;成長與求學階段是最單純、最快樂的階段,是人生“劇本”的序章;工作階段是最辛苦、最繁復、最跌宕起伏的階段,是人生“劇本”的中章與高潮部分;退休養老階段是最自在、最從容的階段,是人生“劇本”的尾聲和收官部分。人生每一個階段既充滿憧憬和樂趣,又充滿各種不同挑戰和沖突;色彩斑斕、氣象萬千,綺麗纖秾,各有其美,也各有其難。
今年,筆者同樣面臨階段性的轉頻換道,從工作階段轉換到退休養老階段?!氨奥殹睘閲夜ぷ髁怂氖辏幌伦油顺鰬鸲贰瓣嚨亍?,百感交集,感喟叢生;既有莫名的惆悵與惶惑,又有無限的欣慰與暢快,更多的是無限的感恩與感激,有許多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和人生總結訴諸筆端,以本文權作階段性轉頻換道的思想匯報和歸納小結,與諸君共情共享。
作為大別山里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后代,我的第一個人生階段是在大別山里度過的;父母親靠養豬、砍柴、賣雞蛋供我上完高中,是村里當時唯一的高中生;高考篩選時被淘汰,眼看即將要接父親的“班”、操持農活時,爺爺偷偷地在征兵動員會上替我報了名;十六歲多一點的年紀,我懵懵懂懂、稀里糊涂地參了軍;幾天幾夜的綠皮火車,一下子把我拉到了南海之濱的城市湛江;也算完美地完成了人生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的“華麗轉身”與頻道切換。
火熱的軍營對人生的鍛造猶如鳳凰涅槃;我流過淚、流過汗、也流過血,唯獨沒有流露出退卻、軟弱、膽怯、懶惰、急躁的情緒;以入伍時爺爺的諄諄教誨“一個人只要不怕吃虧、吃苦,一定不會混得很差!”為時刻長鳴的警鐘和受用的叮嚀,自我鞭策自己,在軍營里什么臟活、累活搶著干;許多戰友不愿意干的諸如煮飯、砍柴、種菜、喂豬、掃地、掏廁所等活,我都搶著并認真去干,努力當好軍營里的“農民”;業余時間,又熱愛學習和寫作,常在別人休息時看書看報,多思多想,又勤于練筆;不到兩年時間,就在《解放軍報》《人民海軍》上發表了處女文章,小荷才露尖尖角,一時名聲鵲起;不僅被調進了旅部機關,還入了黨、立了四個三等功,興趣與愛好的高度互融仿佛給人生和軍營旅程注入了一支“興奮劑”“強心針”。
有了“不怕吃虧、不怕吃苦”所帶來的豐盈收獲和厚重積淀,初嘗到人生的“甜頭”,我便把這種“底蘊底色”的精神繼續用到極致、發揚光大,在方塊文字的田野上持續努力,辛勤耕耘,最終徹底改變了命運,成功“逆襲”并改寫了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歷史;后來,提了干,轉業到繁華的大都市,吃上了家鄉人人羨慕的“商品糧”,并娶上了有城市戶口的太太,還有了住房,生了兒子;這些看得見的、巨大的人生收獲,既讓人感覺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的喜悅,又體會到了光宗耀祖的欣慰;尤其是在我家鄉的大山里,我成為了許多農家孩子競相學習和仿效的榜樣,他們說我是“打赤腳走出大別山的人”;這其中有褒獎、有辛酸,更有榮耀與自豪。再后來,我把興趣愛好當成事業來做,并對職業起延伸支撐和幫助作用;在一家五星級酒店主管行政工作長達十幾年。這期間,我經歷一家五星級酒店的從裝修、招商、開業,到正式掛五星牌匾等諸多“蝶變”的環節與盛況,也處理過許多棘手的難題和重大問題;尤其是一些文字上的工作,我是學以致用,用學結合,用到得心應手,恰到好處,此間的公文規范還多次獲得上級集團的表揚;好多征文比賽活動還獲得了大獎;比較突出而又令人難忘的有:書法比賽獲廣東省“安康杯”二等獎、自編自導的微電影《安娜的微笑》獲廣東省三等獎、“不忘初心”征文比賽獲廣晟公司一等獎、“我心向黨”征文獲廣東省旅控集團二等獎……等。高光時刻,許多同事和朋友投來了羨慕的眼神。
2005年成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2011年成為廣東省作協會員;從2006年開始出版專著。先是出版了兩本企業管理專著《知本時代,方略制勝》《動物智慧的管理啟示》,后又開始每隔二至三年出版一本文學隨筆,又先后出版了《情系大別山》《倒嚼》《故夢》《人性沖突》《陽光輕吟》《從軍往事》《大地上的陽光》《大別山觀雪》,這些書籍除了在各網上書店售賣外,還被國家圖書館、中央黨校、國防大學、各省市圖書館、清華、北大等機構和高等學府收藏;當看到回寄的燙金的收藏證書時,一種自豪的情愫在心頭彌漫開來,這可是人生最大的榮耀和收獲啊!也是人生第二階段的最杰出成果體現。
如果說人生第二階段還有值得一說的事情,一件是將高中文憑“切換”到了工商管理碩士學位這件事上,先后再讀了廣州大學的酒店管理專業、中山大學的中文專業、北京大學與美國城市大學合辦的企業MBA工商管理專業;第二件事情就是從部隊轉業后,一直從事酒店服務業這項工作,37年一直未變過,一專變“一能”,一點成“金”;這在現在的年輕人看來,一定是“天方夜譚”“奇跡般的存在”;在我看來,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才是人生最大的資本和優勢,也是最為成熟的心智、最好的出路;“這山望著那山高”的事我干不出來,也不舍得“揚短避長”,這種定力其實也成為了一種慣性優勢積累,助力我在旅游酒店業中“有點像個專家”;待將來退休有空時,我準備再撰寫兩本關于酒店往事方面的書籍,以饗廣大讀者和商友。
收獲總在耕耘后;當興趣與熱愛變成了一項有特殊吸引力的“專業”后,人不僅有動力、活力,更有無限樂趣在其中。我的許多文學作品也獲得了各種獎項,雖然都是些小眾獎項,但也非常不容易,一沒走任何關系,二沒有去交錢,憑作品實力得個獎,也殊屬難得。尤其近十年來,每年近100多篇文章上全國各地省報、市報,也不乏中央級大報、大刊;尤其是像《讀者》《意林》《青年文摘》《思維與智慧》這些名刊,作者趨之若鶩,很難上刊,我上了,真是令人喜出望外。還有就是先后有十多篇文章入選全國七八個省市中、高考作文模擬考卷解析題,這也讓許多作家側目和羨慕,更讓許多朋友驚訝不斷。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今年八月份我即將進入人生的第三階段。我既期待又有點惶惑;朝九晚五、熱火朝天的“戰斗”模式沒有了、職場中勾心斗角的潛流與設防沒有了、商戰中爾虞我詐、惺惺作態的場面沒有了、上臺作報告的體面沒有了、恭維禮贊的聲音沒有了、請吃請喝、胡吃海喝的機會沒有了......人還能適應嗎?!換來的是不用看手表時間的率性、隨意而為,不擔心塞車、遲到、內卷、傾軋、邊緣化,更不害怕違規違紀和職業懈怠、躺平;但怎么樣過得舒服又自在呢?我想,除含飴弄孫以外,還是要把興趣用在寫作上,還要想方設法擴大興趣范圍,以便抵沖冗長的閑暇時光,否則個人就會無聊發悶。例如繼續練習書法、經常外出采風、適度棋牌娛樂等活動,輪流開展,周而復始;尤其是在方塊字的田野里要筆耕不輟,孜孜矻矻,力爭出版新的精品著作。
在人生收尾與收官階段,內容與形式都要盡可能做減法,減少不必要的應酬和交往,不羨慕“高大上”人的生活,為自己的自在續航,為自己內心的從容賦能;窮養身體,富養靈魂,收攏思想,剪裁欲望,切不可顛倒主次。如此,人生的轉頻換道也就算圓滿完成了。
人生如煙,轉眼即逝;人生三個階段的轉頻換道、幸福鏈接,其實也是人生的學問和必經之路;做得好,人生就會更加豐盈、充實和增壽添福。
2025年4月16日
☆ 本文作者簡介:楊德振,中共黨員、復轉軍人、工商碩士、中國散文作家、廣東作家,現為酒店高管;業余時間筆耕不輟,在全國各類報刊發表雜文、詩歌、散文隨筆數百篇;已出版八部散文著作,兩部企業管理專著。
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易書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