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華博商業(yè)評論
郵箱 | hbsypl2023@163.com
6月24日,《新財富》》500創(chuàng)富榜揭曉,今年上榜的500位企業(yè)家(或家族)持股總市值達到13.7萬億元,同比上漲11%,均值為273.8億元,上榜門檻為66.2億元,持股市值超百億元的企業(yè)家有341位。
其中,42歲的張一鳴以4815.7億元身家首次登頂中國首富。2018年,張一鳴首次上榜的時候,身家僅為120億元。這一結果既是對字節(jié)跳動過去十年狂飆的加冕,更是AI時代技術重構的標志性事件。
與其他科技富豪不同,張一鳴選擇了一條少有人走的路——在登頂財富之巔后,不是退居幕后享受光環(huán),而是躬身入局,直插技術研發(fā)最前線。當馬化騰、梁文鋒的角色更多與集團戰(zhàn)略相伴,張一鳴的身影卻頻繁出現在北京的技術復盤會上。
不久前,多家媒體報道,自去年下半年起,張一鳴工作重心已從新加坡轉回北京。他每月橫跨千里,往返于北京與新加坡之間,只為親自召集字節(jié)核心管理層與AI項目負責人的復盤討論會。
在AI軍備競賽白熱化的2025年,張一鳴的回歸絕非偶然。全球科技巨頭圍繞大模型、智能體展開激烈角逐。當OpenAI、谷歌、騰訊、阿里紛紛亮出最新成果,張一鳴選擇在關鍵時刻坐鎮(zhèn)指揮——這既吹響了技術攻堅的號角,也是戰(zhàn)略決心的宣言。
從榜單數據來看,AI已重新定義巨頭估值邏輯。騰訊、阿里因AI概念獲得價值重估,馬化騰、馬云、雷軍集體躋身財富榜前十。值得關注的是,受益于AI熱潮,40歲的DeepSeek創(chuàng)始人梁文鋒以1846億元持股估值晉級前十,可視為資本市場AI前景的一次集體投票。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與張一鳴的崛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連續(xù)四屆蟬聯首富的鐘睒睒身家縮水近千億,這背后,暗藏著傳統(tǒng)消費行業(yè)估值體系的震動。
時代已悄然改變,從新加坡的宏觀視野,到北京的代碼戰(zhàn)場,張一鳴的回歸路線圖已清晰繪就。在這場沒有硝煙的AI戰(zhàn)爭中,張一鳴與字節(jié)跳動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