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劃分方式曝光!
“541”薪酬分配后,臨床工資會漲嗎?
2025 年初,多地試點三明醫改的消息引發熱議,而“541”薪酬分配也成為了臨床醫生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
按勞分配、統籌兼顧、動態調整
首批三明醫改示范市公布“541”薪酬方案
據《醫藥衛生報》,近日,安陽市結合全市公立醫院實際,出臺公立醫院薪酬分配指導意見,根據“突出公益導向,堅持按勞分配,注重統籌兼顧,合理動態調整”的原則,建立適應全市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公立醫院薪酬制度,逐步實現公立醫院收入分配的科學化和規范化,保障醫務人員合理薪酬待遇,為健康安陽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此外,指導意見明確,原則上醫(含醫技)、護(含藥)、管薪酬總額占比為 5:4:1。
圖片來源:《醫藥衛生報》截圖
安陽市要求,薪酬分配要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的價值,原則上醫(含醫技)、護(含藥)、管薪酬總額占比為5∶4∶1;統籌考慮編制內外人員薪酬待遇,實行同崗同酬。
關于“541”薪酬分配制,早在2019 年《福建省尤溪縣公立醫院薪酬激勵機制改革研究》一文中就對其進行了介紹:在醫院工資總額下按照5:4:1的比例劃分醫生與技師、護理與藥劑、行政后勤等團隊的工資額度,每年根據人員職稱、數量等變化情況對各團隊工資額度分配比例進行適當調整,并重點向醫技人員、一線人員、貢獻突出人員傾斜。
同年,三明市人民政府官網發文《尤溪縣總醫院:以全員目標年薪工分制延伸三明薪酬改革最后一公里》,文中明確:按系列劃分全院工資總額。醫生(技師)占全院工資發放總額的50%左右,其中醫技系列占9.5%左右,其他人員占10%左右;護理、藥劑占全院年薪發放總額的40%左右,其中護理團隊占36%左右,藥劑團隊占4%左右;行政后勤占全院年薪發放總額的1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各系列工資總額分配比例一年一調。
按照這樣的規則計算,具體到臨床醫生,工資分配大約占30% 。
至于醫生(技師)中占10%的“其他人員”具體指哪些,無論是之前尤溪縣總醫院公布的比例,還是本次安陽的指導意見,都尚未對此明確。
本次安陽市公立醫院薪酬分配指導意見中也提到,目前的“541”分配是“原則上”的。因此,在實施時,不同醫院的具體比例可能也會有不同。
薪酬分配,不止看“541”分配制度
據《醫藥衛生報》,本次安陽市出臺的公立醫院薪酬分配指導意見中,除了上面提到的“541”薪酬分配,還提到了以下重點:
薪酬分配
安陽市制訂兒科、精神衛生科、全科、產科、急診科、感染科等專業薪酬水平傾斜辦法,注重對一線醫務人員的傾斜,內部分配應體現技術與風險程度差異、臨床醫務人員與醫療輔助崗位差異。
醫療機構應建立與國家二級、三級醫院績效考核等外部績效考核、高質量發展相結合的內部績效考核體系;突出工作量、服務質量、行為規范、技術能力、醫德醫風和患者滿意度等,將考核結果與醫務人員薪酬掛鉤。臨床科主任獎勵性薪酬原則上控制在本科室醫生平均獎勵性薪酬的2.5倍以內。護士長獎勵性薪酬原則上控制在本科室護士平均獎勵性薪酬的2倍以內。
安陽市明確:固定薪酬包括基本工資、崗位工資、津補貼等各項基本工資福利以及按崗位、職稱、優質服務等方式固定發放的績效工資。安陽市鼓勵公立醫院在定崗、定責的基礎上,采取增加急診科、兒科、產科、精神衛生科等緊缺崗位固定崗位績效工資、一線醫務人員夜間值班崗位績效工資、特殊人才協議工資等辦法增加本單位固定薪酬占比。2025年固定薪酬占比至少達到60%,2026年占比至少達到65%,2027年占比至少達到70%。
很多人的疑問隨之而來:按年薪制發工資,干多干少豈不是都一樣?如何避免這個問題,正是“目標年薪制”中“目標”二字的含義所在。
2013年,詹積富提出三明醫改,引入“目標年薪制”來打掉當時的“灰色收入”,用勞動性收入替換掉原本混亂不明的結構。
在去年年底的一次公開發言中,他表示當時社會崗位平均工資是6萬元,因此,主任醫師基本年薪為30萬元,副主任年薪為25萬元,主治醫師20萬元,住院醫師15萬元。這是政府給予三明12個總醫院的總額度,而不是直接給每個人這些錢,具體落在個人,需要醫院進行考核,同時為了避免“干多干少一樣”,引入了工分計算。
工分計算
年薪計算工分由基礎工分、工作量工分和獎懲工分三部分構成,三明市各級醫院通過對不同醫療服務賦分,實現為醫生計算分配工作量收入。其中,基礎工分占40%,分為職稱、工齡和職務,按崗位考核。2021年,部分醫院已將這一比例提高到了50%,由此可見職稱在年薪制中的地位逐漸升高。
三明市某縣醫院此前公布的年薪計算工分制方案:工分計算 ppt
職稱工分
其中職稱分為三檔十三級,分別設置成1000至5000不等的工分標準。
工齡工分
工齡工分按照每位職工的實際工齡計算,標準為50工分/年。
三明市某縣醫院此前公布的年薪計算工分制方案:薪酬分配辦法 ppt
目前,政府會先根據每個醫院的人數和職稱,按“目標薪酬”核定一個“預發放工資總量”,每個月先按職稱預發,年底計算總工分,多退少補。
到了年底,醫院內部要確定分配方案。醫院職工分為不同群體,按總額比例分配,各群體間每年分配比例不同,但有上限。
“541”政策到底好不好?
臨床醫生工資會漲嗎?
是否能全國推廣?
向一線傾斜的“541”薪酬分配制度來了,臨床醫生的工資真的會漲嗎?
優化醫院內部人員配置,并將相關費用更多地投入到臨床一線,有望為醫生帶來顯著的薪酬提升。在某公眾平臺,一位來自三明市一級社區醫院的主治醫師曝光了自己連續3年的年薪變化(見下圖):
從這個上升趨勢中可以看出,醫生的薪酬連年上漲。而從該醫生的醫院級別可以看出,年薪制的推行確實縮小了基層醫療機構和三甲醫院之間的收入差距。
“總體來說年薪制后對基層醫院是更友好的,總體薪資呈上漲的趨勢,同時縮小了和三甲之間的差距。”該主治醫師說。“制度在實際落實的時候,績效的具體分配還要看每個醫院的實施情況。我們普通后勤的薪資確實是降低了,不過還有一些后勤崗位本身就由臨床人員掛職兼任。”
然而,實行“541”政策也浮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部分網友反映,在其所在醫院,行政人員獎金被取消的同時,護士的薪酬也遭遇了削減,這一變動在護士群體中引發了普遍的憂慮與不滿。護理工作作為醫療服務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其重要性不容小覷,理應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醫院在調整人員架構與薪酬體系時,必須深入考量各崗位的特性與實際貢獻,確保分配方案既公平又合理。
此外,薪酬制度的透明化與合理化,對于構建公平的職業環境至關重要。醫護能夠憑借自身的專業技能與不懈努力獲得相應的報酬,這將有效降低不公平感,增強他們的職業榮譽感與成就感,進而促進整個醫療行業的健康發展。
至于該政策未來是否會被全國推廣,近年來,三明醫改取得了顯著成效,去年國家衛健委多次召開“推廣學習三明醫改經驗”的發布會。
因此三明的“541”政策成為全國醫院學習范本也不無可能。
?轉載僅作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