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3 日美軍對伊朗三處核設施發(fā)動空襲后,一場圍繞襲擊效果的輿論交鋒在美政府與媒體間驟然爆發(fā)。當 CNN 等媒體披露 “伊朗核設施核心未損” 的消息后,從白宮到特朗普本人罕見聯(lián)手 “圍剿” 媒體報道,這場戲劇性對峙背后暗藏哪些玄機?
美媒披露:空襲未傷核計劃 “筋骨”
據(jù)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援引三位知情人士的早期情報評估顯示,美軍空襲并未摧毀伊朗核計劃的核心組件,僅可能將其進程推遲數(shù)月。其中一位消息源指出,伊朗核設施內的離心機基本 “完好無損”,鈾濃縮庫存也未遭銷毀。《紐約時報》進一步補充,美軍打擊僅封堵了兩處核設施入口,對地下建筑未造成實質性破壞,伊朗核項目延遲時間或不超過 6 個月。
白宮強勢 “滅火”:特朗普刷屏力證 “徹底摧毀”
面對不利報道,白宮迅速啟動回應機制。新聞秘書萊維特在社交平臺強調 “14 顆三萬磅炸彈精準命中目標,結果只有徹底摧毀”,國防部長赫格塞思也堅稱空襲 “摧毀了伊朗制造核武器的能力”。更引人注目的是,特朗普在空襲三天后仍持續(xù)刷屏轉發(fā) “徹底摧毀” 相關言論,用全大寫字母怒斥 CNN 和《紐約時報》為 “假新聞”,稱此次行動是 “歷史上最成功的軍事打擊之一”。
國際原子能機構:部分設施受損 輻射風險可控
國際原子能機構 24 日發(fā)布的聲明透露關鍵細節(jié):伊朗核研究堆與動力反應堆未受攻擊,鄰國未出現(xiàn)放射性影響。但該機構確認部分核設施遭嚴重破壞,福爾多核設施的地下通道入口被擊中,納坦茲核設施存在局部污染風險。總干事格羅西同時表示,機構尚未掌握伊朗濃縮鈾轉移的具體信息。
伊朗強硬回應:核項目持續(xù) 濃縮鈾庫存仍在
伊朗原子能組織主席伊斯拉米通過國家電視臺宣布,伊方已啟動預先準備的重啟計劃,確保核項目不受打擊影響。伊朗最高領袖顧問更直言 “仍有濃縮鈾庫存,游戲遠未結束”,強硬姿態(tài)凸顯沖突背后的復雜博弈。
停火背后疑云:核問題僵局未解
盡管以伊達成非正式停火,但以色列陸軍電臺披露的 “15 名伊朗核科學家被擊斃” 消息,與美伊雙方對核設施損毀程度的矛盾表述,讓局勢更顯撲朔迷離。濃縮鈾處理、生產能力存疑、國際核查機制缺位等問題懸而未決,缺乏正式協(xié)議的停火能否持續(xù),成為中東局勢新的風險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