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消息,7月14日,伊朗通信部證實與以色列沖突期間及之后遭GPS干擾,正考慮采用中國北斗系統。伊朗與以色列的沖突余波未平,地區局勢再添變數。據披露,美以近期密談內容顯示,若伊朗持續“追求”核武器,以色列計劃再次動武,而特朗普對此未表示反對。這一消息無疑讓本就緊張的中東局勢更趨復雜。
6月中旬,以色列對伊朗發動了一系列襲擊。16日,以色列針對德黑蘭西部一棟政府建筑發動導彈襲擊,當時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正在此召開會議,總統佩澤希齊揚、議會議長穆罕默德-巴蓋爾·加利巴夫等多名高層出席。6枚導彈精準擊中建筑出入口,意圖封鎖逃生通道,佩澤希齊揚在撤離時腿部受輕傷。此次襲擊前三天,以色列已開始大規??找u伊朗,造成至少1060名伊朗人死亡,其中包括高級軍事指揮官和核科學家。
佩澤希齊揚(資料圖)
以色列稱此舉旨在破壞伊朗核項目和彈道導彈計劃,伊朗隨后展開反擊,對以色列軍事和情報設施實施導彈與無人機打擊,致28人死亡。最終在美國斡旋下,雙方?;?。伊朗方面對以色列的襲擊反應強烈。外交部發言人巴加埃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以色列是地區動蕩的根源,其對伊朗的襲擊是對巴勒斯坦、黎巴嫩和敘利亞侵略的延續。他還指出,歐洲三國威脅恢復對伊朗制裁,嚴重違反伊核協議承諾,伊朗必將回應。
對于伊美核問題談判,巴加埃稱目前尚未確定恢復時間和地點,因以色列在之前談判期間發動襲擊,伊朗的外交行動需確保國家利益。美以密談中以色列計劃動武的緣由,與伊朗的核計劃密切相關。伊朗明確表示不會停止鈾濃縮,外交部長阿拉格齊曾對外強調堅持擁核計劃。這讓美以感到不安,以色列視伊朗核計劃為重大威脅,認為必須采取強硬手段阻止。
特朗普(中)就襲擊伊朗核設施發表全國講話(資料圖)
特朗普政府對以色列動武計劃不反對,反映出其對伊朗核問題的強硬立場,也可能是為了在地區博弈中牽制伊朗。伊朗面臨內憂外患。內部,以色列襲擊暴露可能存在的間諜滲透,政府已啟動調查。政治層面,總統佩澤希齊揚遇襲后,國內緩和派與強硬派可能走向聯合,以應對外部威脅。外部,除美以壓力,俄羅斯的態度也發生變化,雖辟謠與伊朗撇清關系的傳言,但仍引發對兩國關系的猜測。
在此情況下,伊朗尋求替代方案增強自身實力。通信部考慮采用中國北斗系統,因與以色列沖突中GPS遭嚴重干擾,影響軍事和民用領域。德黑蘭和北京就北斗系統作為長期聯合協議核心要素進行談判,這可能提升伊朗導航系統獨立性,減少對西方依賴。伊朗若繼續推進核計劃,以色列動武將使地區沖突升級,引發更大規模軍事對抗。美國對以色列動武不反對,會加劇美伊對立,讓伊核問題談判更難推進。
佩澤希齊揚(資料圖)
伊朗與中國在北斗系統上的合作,可能改變地區力量平衡,影響美以戰略布局。地區國家若不積極斡旋,局勢失控可能引發能源危機,沖擊全球經濟。伊朗內部團結與否,直接影響其應對外部壓力的能力,關乎國家穩定。當前中東局勢敏感脆弱,美以的動武計劃像一顆定時炸彈。各方需保持克制,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分歧,避免局勢惡化。伊朗核問題復雜,需國際社會共同努力,找到兼顧各方利益的解決方案,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