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記者從陜西省文物局了解到,目前陜西省“四普”第二階段的工作已全面結束,全省107個區縣已全部完成實地調查工作,復核率為100%。
在日前召開的“四普”工作推進會上,陜西省文物局局長、省“四普”辦主任賈強出席并講話,省文物局副局長、省“四普”辦副主任孫周勇主持,省委宣傳部、省測繪局代表,省普查專班主任、副主任、執行副主任、各工作組組長及成員、各市文物局主管領導和部門負責同志、各市普查隊和專項普查隊負責人參加,各縣(區)普查骨干線上參加。各市普查辦負責人匯報“四普”第二階段的工作進展、新發現等情況,通報第二階段普查整體工作情況。
會議指出,目前普查工作已經進入轉段的關鍵時期,針對新發現、數據上傳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要深入貫徹落實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第五次全體會議精神,統一思想,堅持質量第一,實事求是把控工作節奏,確保普查順利轉段。
會議強調,各級文物局、普查辦、普查隊要明確各自工作職責,理順工作關系,落實工作任務,保持普查隊伍的穩定,確保工作連續性;在數據填報上傳、審核、普查驗收、報告編寫、認定公布等各環節壓實責任;省“四普”辦要統籌推動普查工作有力有序開展,要與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加強溝通協作,形成工作合力,切實做好普查工作的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要堅決貫徹新發現要求,落實“應保盡保”,強化新發現,杜絕消極態度和人為壓低新發現數量的行為;要重點對歷史文化名城(鎮村)、傳統村落、歷史文化街區、工業遺產、已有考古成果等重點區域和類型開展地毯式普查,確保六項“全覆蓋”任務按時完成,蜀道和舊石器專項調查隊的調查成果豐碩;各市要全部上傳至省級審核,由省“四普”辦統一組織認定。要強化節點管控,確保普查質量,各普查辦要采取切實措施,及時將普查數據上傳至普查綜合管理系統,全力以赴確保按時完成調查數據提交,確保數據科學可靠,確保數據安全;要建好文物臺賬,守牢安全底線,各地要落實責任,建立消失文物、撤銷文物、文物保護單位損毀三本臺賬,實事求是地摸清文物現狀和原因,審慎精準推進。普查期間嚴格執行“預保護機制”,確保文物安全;要凝練普查成果,做好普查宣傳,各級普查辦對各地新發現的文物要及時梳理調查成效,總結調查方法、進行學術價值闡釋,凝練和形成系統的陜西特色調查成果;要緊扣普查主題,探索多種形式的宣傳方式,營造全社會支持普查、保護文物的良好社會氛圍;要及時做好信息報送,多角度產出優秀宣傳稿件并及時向國家和省“四普”辦宣傳組報送,全面體現普查成果;要根據各地普查特點,深入發掘先進事跡和優秀隊員,向社會講好普查中的人和事。
會議安排部署了下半年第三階段要重點開展的工作,特別強調要做好實地調查的收尾和數據上傳工作,全面開展省市縣數據審核,部署實地調查驗收試點,推進普查分布圖、檔案、報告編寫整理,啟動編寫陜西“四普”成果匯編及《陜西“四普”工作紀實》和陜西文物分布“一張圖”基礎平臺搭建及數據錄入工作。
文化藝術報全媒體記者 梁飛燕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
責 編 | 高思佳
審 核 | 張建全
終 審 | 張嘉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