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福州日報》“黨建”版
在雙擁模范縣閩侯,檢察藍正與橄欖綠深度融合。近年來,閩侯縣檢察院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把組織優勢轉化為履職動力,把制度保障延伸至服務一線,推動“黨建+雙擁”從協同辦案走向系統治理、從聯合活動走向長效共建,探索出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融合發展路徑。
黨建引領
構筑雙擁體系主心骨
方向明,方能行穩致遠。閩侯縣檢察院堅持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作為推進雙擁工作的前提,成立由檢察長任組長的雙擁工作專班,明確職責分工、壓緊屬地責任,把雙擁任務列為全年黨建工作重點任務,融入黨組中心組學習、支部組織生活、“一支一品”品牌培育全過程。
院黨組定期聽取雙擁工作匯報、研究重大事項,相關班子成員結合分管業務推進軍檢協作、涉軍案件辦理、軍屬維權等工作。各基層黨支部結合崗位職責,細化任務分工,建立“清單化推進+項目化管理”模式,推動黨建工作在雙擁領域落地有聲。
為推動制度機制落地,該院與駐地部隊、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等單位開展常態化聯席會議,推動簽訂共建協議4份,形成職責清晰、運行順暢、反應高效的工作體系。2023年以來,協調解決軍人軍屬權益保障事項12件,相關做法被多地兄弟單位借鑒應用。
黨建引領還體現在信息化賦能上。依托“數字孿生智慧黨建平臺”,該院構建可視化“雙擁任務圖譜”,可實時查詢事項進展、責任落實情況等,有效打破科室壁壘,實現“任務一張圖、進度一屏看、落實一網統”。
優化服務
保障雙擁落細落實
黨建抓在經常、融在日常,最終要落在服務效能上。圍繞軍人軍屬和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的司法需求,閩侯縣檢察院不斷推進服務機制前移、法治保障前置,推動組織優勢轉化為制度優勢、服務動能,努力讓司法溫度延伸至雙擁工作“最后一米”。
在窗口服務層面,12309檢察服務中心設立軍人軍屬優先通道,系統中統一標注涉軍案件專屬標識,細化優先審查、限時反饋等流程,確保來有接待、訴有回應、事有著落。2023年以來,已受理相關來信來訪3件,全部按期妥善辦理,贏得良好口碑。
執法辦案中,該院堅持“案中有治、案后有建”。去年共辦理涉軍案件9件,涵蓋買賣軍標、擾亂軍事管理秩序等類型。
聚焦退役軍人創業難、就業難問題,該院發出檢察建議2份,推動增設聯絡點3個、孵化服務站2個,協助12人實現再就業。同時推動全縣10處烈士紀念設施設立統一公益標識,聯動屬地政府建立專項巡查機制,實現“監督+治理”雙向發力。
宣傳教育
推動雙擁理念深入人心
法治不僅體現在制度規則上,更植根于情感認同中。閩侯縣檢察院堅持黨建引領下的雙擁宣傳教育,從陣地共建、平臺共用到隊伍共育,持續拓展普法維度,努力營造“軍愛民、民擁軍”的濃厚氛圍。
陣地建設上,該院打造“黨建+雙擁”主題展廳,依托“數字普法平臺”,融合聲光電技術系統,展示軍地合作歷程、典型案例、互動內容等,運行以來已接待駐地部隊、學校師生等各類參訪500余人次。
為推動法治理念深入人心,該院還組建了雙擁普法宣講團、青年志愿服務隊,常態化深入軍營、社區、校園,開展“送法進軍營”“軍檢同堂”等主題活動12場,累計發放600余份宣傳冊、解答120余人次的法律咨詢,通過“講堂+互動”的形式提升受眾黏性和認同感。
結合青年干警培養,該院還推進“檢察藍·軍營行”共建計劃,組織模擬法庭、情景宣講、集中觀摩等項目,強化法治思維與國防素養協同提升。同時,圍繞“黨建+雙擁”打造新媒體專欄,推出“法治擁軍日歷”“英烈保護圖說”等內容,以圖文視頻傳播帶動全民參與雙擁建設。
來源:福州日報 閩侯縣檢察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