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太原7月23日訊 在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智創城NO.2舉辦的“有想‘法’生活節”互聯網企業創意普法集市上,各個展位人頭攢動。作為全國首批、山西唯一的“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絡立法聯系點”,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堅持立法普法相結合,提升多元化服務能級。由管委會審計法務部主導,立足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在加強立法聯系點建設、提升法務助企服務水平、創新普法宣傳模式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精準服務企業,構建法治護航“生態圈”
“法律服務方面,我們主要提供立法征詢、文書起草、合同審核、法律咨詢、沙龍培訓、普法宣傳等一系列“管家式”免費法律服務,助力企業合規經營。” 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審計法務部工作人員介紹道。
記者走進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網絡立法聯系點,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塊帶有標志性工作的展板。
據悉,為破解企業尤其是初創企業法務成本高、依法經營理念薄弱等難題,2024年4月和11月,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審計法務部先后開設了兩個“法務管家服務試點”,累計接待法律咨詢百余件、舉辦主題普法沙龍 10 余次,為新設立企業提供為期 6 個月的免費法律服務,涵蓋文書起草、合同審核、合規指導等全流程內容,從源頭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將法律服務送到企業“家門口”。
除此之外,區法院和調解中心、企業協會共同合作。2024年成功化解各類案件270余件。
激活基層治理,架起立法民意“連心橋”
走進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網絡立法聯系點辦公室,可以看見場所內設有沙龍會客廳、意見征詢室、文化展示墻等多種功能,方便企業群眾便捷、高效地參與國家立法活動。不僅如此,“在線上,大家可以掃描二維碼填寫問卷,也可以在官方網站專欄提出意見,或者通過公眾號小程序,還可以加入微信群,隨時和我們交流。目前,其中一個微信群內已有兩百多家企業。”審計法務部工作人員介紹。
自2025年2月底設立至今,網絡立法聯系點已完成“網絡安全法”“反網絡暴力制度建設” 兩項國家立法征詢工作,共征集到來自59家單位個人的各類意見140余條。基層聲音與國家立法的良性互動,不僅讓法規更貼合基層實際,同時借助這一可視、可感的現實樣本,讓國家立法也來到基層企業、群眾身邊。
創新普法用法,讓法律走進“尋常生活”
從線上的“法治大講堂”專家解讀直播、“以案釋法”微視頻,再到線下“送法入企”,聯合省高院知識產權法官、企業法務專家走進明星企業,互動場景式的普法方式讓法治文化更接地氣、更入人心。而創意普法集市更是將法律與潮流結合,實現“玩著學法律,學著會用法”。
“今年我們不僅升級了集章活動,還設置了NFC找寶藏活動,主要希望增加與企業員工的互動,也讓法律傳播更有趣。”審計法務部工作人員接受采訪時說道。
記者在集市活動中發現,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人民法院精心準備了大量相關法律條文宣傳彩頁。現場法院工作人員介紹:“我們通過典型案例和參與群眾進行互動來普及法律基礎知識,幫助大家深入了解互聯網個人信息保護、反網絡詐騙、反壟斷法、網絡安全及數據安全等領域的法律條文。這對推動相關法律的立法完善與司法適用發揮了積極的普及作用。”
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人民檢察院的展位前也熱鬧非凡。活動現場的檢察官介紹,“我們準備了互聯網企業相關的法律法規題目;也考慮到參與者可能并非企業職工,加入了與普通民眾日常生活相關的內容,比如學習《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可以幫助民眾在遭遇電詐時維護權益;了解《物權法》、《民法典》相關法條,能解決小區物業與居民的矛盾等問題。這類貼近生活的案例和針對性的法條,可以讓民眾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法律常識。”
太原市公安局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分局民警接受采訪時表示,普法宣傳為每位群眾和企業員工提供了近距離接觸法律的機會,集市活動讓大家知法懂法,幫助更多人增進對法律知識的了解。
從服務企業的“法治護航”,到普法用法的“趣味創新”,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網絡立法聯系點正以扎實的探索,在 回答“法治賦能發展” 的生動答卷中,努力形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山西實踐樣本。(程慧海 圖片來源:有想法生活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