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的6架C919是指中國商飛早期的 6 架 C919 原型機,當2023年5月28日,全球第一架、也是東方航空的第一架C919正式商業運營以來,這6架早期的C919 原型機就完成了歷史使命,進入到退役狀態,中國商飛把其做為技術拆解、靜態展示、科研儲備的重要資源,為中國商飛大飛機產業發展鋪路奠基。
每一架 C919 原型機飛機都承擔著不同的測試任務。
1、首架原型機(101 號機)于2017 年 5 月 5 日完成首飛,驗證了飛機的基礎性能和氣動設計,承擔了包線擴展試飛等關鍵科目。2023 年完成所有測試后,機身結構和航電系統被拆解用于材料疲勞分析,部分部件作為教學教具移交中國民航大學。
2、系統集成原型機(102 號機)2017 年驗證了飛控、液壓、電源等系統的協同工作能力,2023 年拆解后,其液壓管路和電源分配單元被用于建立國產大飛機故障模擬數據庫,供維修人員培訓使用。
3、航電驗證原型機(103 號機)2018 年完成航電系統全功能驗證,包括自動駕駛、導航精度和地空數據鏈通信。2024 年拆解后,其飛控計算機和顯示系統被集成至中國商飛上海設計研究院的模擬平臺,用于 C919 后續型號的航電軟件開發。
4、氣候驗證原型機 (104 號機)2019 年在吐魯番完成高溫試飛(地表溫度超 60℃),在海拉爾完成高寒試飛(-39.2℃),驗證了環控系統和燃油系統的極端環境適應性。機身保留在中國商飛試飛中心,作為 “氣候實驗室” 用于新型防冰材料和傳感器測試。
5、高原測試原型機 (105 號機)2024 年完成高高原機場(如拉薩貢嘎機場)試飛,驗證了供氧系統和發動機高原性能。2024 年 5 月調機至中國民航大學,作為 “國產商用飛機校園巡展” 核心展品,向師生開放靜態展示。
6、噪聲測試原型機(106 號機)2020 年完成客艙噪聲測試,數據支持了量產機復合材料艙壁的設計改進。2025 年作為 “航空科普教育基地” 核心展品,落戶上海航空科普館,向公眾開放客艙體驗。
為什么6架C919原型機在完成驗證飛行使命后,不繼續投入商業運營呢?
1、原型機為測試極端狀況,機身設計及使用材料上不符合商業運營要求,且極端飛行對機體壽命有影響。
2、原型機僅獲得型號合格證(TC),但未取得生產許可證(PC)無法投入運營。
3、原型機使用的測試版航電系統需專屬工程師團隊維護,成本高昂,與量產機標準化維護無法兼容。
4、大量的試驗數據和狀態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這些都遠用于投入商業運營的價值。
如原型機直接驗證和解決了量產機的機翼顫振、起落架、發動機短艙等部件的材料工藝數據及問題,對后期國產大飛機材料標準體系完善和 C929 的設計開發都奠定了基礎。。
5、退役原型機的靜態展示,已接待超過 近百萬人次參觀,成為 “大飛機精神” 的實物教材。
截至目前,國產C919大飛機正式投入商業運營的已達24架,安全飛行近4 萬小時,累計運輸旅客超過 近250 萬人次,安全飛行數據優異。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不對的地方請留言指正。我是愛閑聊的老羊,關注我了解更多有關中國的故事。
圖片來源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