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
案卡填錄作為檢察業務數據的“源頭工程”,是檢察業務的關鍵環節,其準確性不僅直接反映辦案規范程度,更是實現“三個管理”精細化的重要基石。但是在檢察實踐中,檢察數據核查仍存在人工核驗低效的痛點。對于系統無法深度比對、分析的檢察數據,傳統人工核驗已然難以跟上日益增長的業務管理需求,為解決這一困境,倉山區檢察院敏銳捕捉到DeepSeek大模型的技術潛力,創新性地形成“歸集業務需求→AI生成代碼→植入Excel報表→批量數據核查”的“AI+核查”工作機制。
從0到1
“AI+核查”機制的實踐探索
歸集業務需求,精準抓取痛點
倉山區檢察院從監管和經辦兩個維度出發,全面搜集本院辦案人員在系統填錄案件信息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一方面,依托“1+2+1”常規審核方法,通過每日“一巡”(每日安排專員巡查業務數據)、每月“雙引”(月末制發業務數據《整改提示函》《填錄工作指引》)、每季“一報”(季度制發業務數據《督查通報》),匯總數據質量監管過程中發現的數據質量問題。另一方面,定期向業務部門承辦人征集相關業務條線的案卡填錄難點,明確案件管理部門重點核查、提示范圍。
借助人工智能,提高核查質效
倉山區檢察院立足案卡填錄選項間的底層關聯邏輯,借助DeepSeek大模型撰寫數據核查代碼。將不同類型的數據核查代碼植入核查專用的Excel報表后,逐步形成業務數據核查函數體系,進一步推動實現檢察業務數據“一鍵核查”。2025年4月以來,共對3240條案卡信息開展智能核查10余次,數據核查效率提高10倍以上,數據核查準確率提升至100%。
成效凸顯
“AI+核查”機制的具體表現
“AI+核查”機制推動數據核查工作從傳統的“人海戰術”向先進的“秒級智審”轉變,案件數據質量也因此得到大幅提升,為“三個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和決策依據。2025年以來,面對上級檢察機關多次下發的系統數據質量工作提示,倉山區檢察院的問題數量占比始終穩定在0.8%-0.9%之間,數據質量位居福州市前列。
未來愿景
“AI+核查”機制的發展完善
下一步,倉山區檢察院將繼續完善“AI+核查”機制,推動數據核查體系逐步實現智能化、精細化、制度化、規范化。一方面,逐步擴容業務數據核查函數體系,進一步提升數據核查工作的智能化、精細化水平。目前,已制定“AI+核查”機制年度發展計劃,擬將核查專項函數從當前的10項增加至30項以上。另一方面,逐步豐富“AI+核查”機制操作手冊,真正實現數據核查體系的制度化、規范化。目前,已將“AI+核查”的工作原理、工作流程編寫進“AI+核查”機制操作手冊(第一版),擬將后續的擴容內容編續入冊。
策劃丨黃亮 吳昌峰
素材丨吳彤 俞珊珊
編輯丨鄭云龍
關注我們查看最新動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