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淄博市文物保護和考古研究院第十六期“考古講學堂”開講,青年考古工作者分享淄博班家村西墓地發掘成果,揭開金元至明清時期的歷史面紗。
班家村西墓地位于張店區馬尚街道,2023年7月至10月,山東省與淄博市兩級考古機構聯合發掘,清理墓葬34座、窯址2座。其中30座磚室墓、4座土坑墓,經鑒定為金元至明清時期遺存。根據墓葬布局、排列規律等因素,該墓地疑似家族墓地,為研究當時家族制度、社會結構提供了重要線索。
墓葬類型分四類:10座圓形穹窿頂帶墓道磚室墓,展現精湛建筑技藝;9座舟形帶墓道磚室墓造型獨特;10座長方形磚室墓結構規整;4座土坑墓風格古樸;3座圓形磚室墓采用仿木構建筑樣式,墓門與墓室繪有精美彩繪,盡顯當時藝術風貌。
該墓地出土文物超百件,大部分為瓷罐,鐵器約22件,多為鐵環,銹蝕嚴重,另有銅錢等。這些文物為研究孝婦河流域金元至明清喪葬形式演變、社會經濟發展及文化交流,提供了關鍵實物資料。
淄博市文物保護和考古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為青年骨干提供廣闊的實踐平臺與成長空間,引領青年骨干在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生動實踐中展現青春作為。
魯網淄博新聞熱線:0533-3811076
責任編輯:劉宗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