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杭實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鈕健受邀參加低空經濟前沿技術研討會暨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低空經濟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會上,鈕健代表杭實集團與莫干山地信實驗室現場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作《杭實集團低空基礎設施投建模式的探索與思考》主題報告。
01
戰略簽約:合作賦能低空新基建
低空經濟發展如火如荼,但低空飛行仍面臨高層樓宇、天氣多變、飛鳥干擾等不確定因素和痛點。因此,開展低空空域規劃、構建多層級的低空航路網及數智化基礎設施,為各類飛行器提供安全有序的固定行駛空間成為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
此次,杭實集團與莫干山地信實驗室 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是 雙方貫徹落實“創新浙江”戰略部署的關鍵行動,旨在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在“低空經濟+地理信息”領域的深度融合。未來,雙方攜手開展高精度地圖采集與實景三維建模工作,通過發揮莫干山地信實驗室在智能化測繪、遙感解譯等領域的技術積累,以及杭實集團旗下杭州低空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作為全市低空領域唯一公域流量入口的運營優勢,共同構建覆蓋全域的低空數字地理信息底座,實踐分類分級的基礎設施建設新模式,為政府監管和企業運營提供全域數字化支撐。
02
專題報告:創新分析基建投建模式
在大會的主題報告環節,鈕健認為,眾多低空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基于三維地圖等數據底座,但基礎設施在實際投建過程中面臨多因素影響。杭實集團基于自身在該領域的探索,不斷深化對低空基礎設施屬性、運營主體和模式的理解,對低空基礎設施投建模式做了一定思考。
他表示,低空基礎設施按照功能可分為通信、導航、氣象、監視和安全反制、低空綜合管理服務平臺、低空公共起降場、低空公共航路八大類。根據基礎設施屬性創新劃分投建主體,公益類設施主要包含監視、氣象、安全反制、公共航路,旨在主要為飛行安全提供支撐,建議由政府資金投入;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公共起降場兼具監管服務與運營價值,屬于公益與市場融合類設施,應由城市公域流量平臺主導投資建設;通信、導航等市場類設施主要服務于運營企業,應由市場主體投資建設。通過明確投資主體責任,可以有效解決投建過程中的職能重疊與空白問題,為低空經濟的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他強調,基于低空基礎設施的類別、作用和投建模式,低空基礎設施要以“統一規劃、分類實施、政府主導、創新驅動”為投建原則。活動現場,鈕健與參與者就低空基礎設施投建的注意事項與后續發展等相關內容進行交流討論。
接下來,杭實集團將通過與莫干山地信實驗室等新型研發機構的深化合作,進一步拓展“低空+”多域場景,加快低空領域技術攻關與場景落地,推動低空經濟從單點突破向全域協同發展,助力杭州低空經濟從“先行先試”走向“全域領航”。
來源:杭實集團
編輯:沈曉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