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恐怖游輪》
這個電影實在是太好品了,我每次看都會更震撼,不管怎樣,女主都是一個結局,一直被困在這個巨大的循環困境當中。只有女主意識到自己的兒子去世了這個循環才會徹底結束。女主每次的行動都會導致下一個女主的命運走向是最開始的那個女主。
2、《美國往事》
看過大鏢客三部曲之后,再看這部電影,總覺得導演風格是有改變的,不說刻意迎合市場,那肯定是錯的,畢竟現在諾蘭也知道也妥協了。剛看50分鐘時,便讓我想到了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后來發現原來從這啟發的。再以視覺刺激加以點綴這個層面上,導演多用性這個點,來強調男性欲望下的社會,更多的是一種孤獨,一種以本能驅動下的孤獨。或許德尼羅就適合演繹這種角色,這種骨子里的憂傷感。
3、《蝴蝶效應》
邏輯這么好的電影,零幾年的人們吃的真好啊……但是聽說續集2和3都是狗尾續貂,就不打算看了。 看完后才發現這部電影竟然有4種結局,最開始上映的院線版結局是HE,我看的是導演剪輯版,主角在媽媽肚子里用臍帶勒死了自己,再聯想到主角媽媽說她之前有兩個孩子但都流產了、爸爸和爺爺都有這類精神病,前兩個孩子估計也是像主角那樣反復穿越但依舊沒能改變悲劇,于是選擇不來到這個世界,這才是宿命感最強的結局。
4、《致命ID》
演員選的真好,竟然都有神似之處。并且感覺人格分裂這種精神疾病和“戲劇”“角色”這種專門概念密不可分,也不知道是哪個先啟發了哪個。每個人其實多少都能分身出另一個自己吧,所有的小說作家都得有點人格分裂的特質,不然怎么生動的寫出那么多人物,孫悟空七十二變本質不也是人格分裂么。
5、《致命魔術》
魔術精妙的外表,只是一個幌子,遮掩著的是血淋淋的事實:為了名望不擇手段。觀眾不是沒有辦法看破,只是不想不愿意承認而甘愿被愚弄罷了,畢竟一個小朋友都能看得那么真切:你們殺了鸚鵡的兄弟。魔術本質上是欺騙,大魔術師窮極所能,伙伴、手足、妻女、科技、科幻、筆記、謀殺,都是欺騙的手段或代價,直至踏破道德的底線。
6、《盜夢空間》
諾蘭是玩弄時空的高手,對時空敘事有著獨一無二的見解,這貫穿其所有的影視作品中(記憶碎片、致命魔術、星際穿越、敦刻爾克、信條,包括蝙蝠俠系列等等),這也成為了獨具一格的諾蘭敘事風格。在他所有的時空敘事手法中,個人覺得盜夢空間可以算其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不論何時看,看多少次,都能讓人耳目一新!
零差評的6部高分神作,每部都刷了好幾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