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個電影。
周末我去看了《花漾少女殺人事件》的點映。
先說一下整體感受:劇情很妙,講的是母女間的相愛相殺,情感困境與事業瓶頸相糾纏,然后帶點懸疑,也有大反轉。
電影里這對母女有一個共同點:緊繃、焦慮、互相抱怨。
電影一開始看得有點壓抑,后來又開始心疼、感慨,再后來為媽媽和小女主的自我救贖而感動。
還是挺適合媽媽們(或帶上孩子)看一下的,或許每個人都能體會到不同的點。
值得一提的是張子楓表現太突出了,我很喜歡這個姑娘。
我想和大家聊的是電影里一些可以用心理學詮釋的東西。
比如:代償心理。
馬伊琍飾演的媽媽,也是女兒的教練,她總是拿“為了生孩子放棄了事業”當理由來彌補心理缺失,覺得孩子的到來是欠了自己的。
其實現實中很多當媽的不知道自己潛意識里也會這樣,就像我以前也說過:“要是沒生娃,我可能早就發達了”......
其實沒生娃也不一定能有多發達,但生了娃可以成為我沒發達的開脫,這就是一種代償心理。
我們沒有實現的一些理想和愿望,變為難以消除的“未完成情結”,讓媽媽對孩子產生過度高要求和高控制,因為你需要在孩子身上找代償,去彌補自己的遺憾,把自我價值的喪失投射到孩子身上。
我有個朋友以前因為逼孩子彈琴搞得母女關系崩潰,她把琴給砸了。后來她告訴我,她小時候就是因為練琴練不好,被她爸爸把琴賣了,導致她忿恨了二十多年無法釋懷,現在一看,自己還不如當年的爹。
很多人自己心里過不了的坎,會逼著自己的孩子去邁。
有時候,一個媽媽不能接受的恰恰不是孩子的不完美,而是不能接受真實的自己。
這就關乎另一個心理概念了:條件性自尊。
我們總想體現個人價值,又依賴于特定的場景,比如“孩子學習成績好了才能體現我會教育”,或是“孩子要追求完美,我才覺得他對得起我的付出”。
就像電影里這對母女,媽媽以“女兒能不能拿冠軍”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女兒也以“能不能讓媽媽滿意”來證明自己的價值,結果互相把條件限定死了,最后一個都沒獲得想要的自尊。
我突然想到,我以前對兒子有時發無名火,覺得他怎么距離我的要求那么遠還不著急,我就很憤怒。后來我逐漸明白一件事,我們指責孩子并不一定是孩子真的犯了什么不可饒恕的錯誤,而是我們帶著投射去找補。
說白了,有些錯是自己的,但是我們總是善于從關系中找替罪羊,一般我們會找老公,有情緒就發泄到他身上,但也有很多時候我們會投射到孩子身上。
我們把自己的問題,例如懶惰、懈怠、沒長性、沒耐心等等,投射到孩子身上,然后把他訓一頓,就仿佛撫平了自己的坑坑洼洼。
但是反過來,孩子也會這樣。就像電影里張子楓對馬伊琍的指責,她覺得媽媽對她不夠包容,抱怨家里環境太壓抑,其實根源是她對自己不自信、不滿意,然后把母親的態度和家庭的環境當成替罪羊來指責。
所以你看,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情緒問題都是一樣的,當我們覺得自己帶孩子又累又委屈的時候,首先應該想想自己是不是做得沒有瑕疵。
提到親子關系,我覺得必須得聊一下共生關系和課題分離。
共生關系就是必須要共享家庭聯盟,課題分離就是自己的人生脈絡不能被另一方控制。
對當媽的來說,這個難度相當于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很多媽媽共生搞得不錯,但到課題分離的時候就不行了,主要問題出在控制欲實在太強。
她們也不是刻意要去控制對方,但雌競的天然屬性和“都是為你好”的母愛精神,引領著很多媽媽們不知不覺開始了控制孩子的一生。
這部電影還有更深層的東西,包括精神問題,人格分裂,自我異化,認知失調等等。
可以說是一部從精神健康角度審視親子關系的好片。
其實我不想劇透,這個電影不劇透就有很多東西沒法展開說。我想大家看完后再來看一遍我這篇,應該就完全理解了。
我和另一個看過電影的朋友聊起來,她說有好幾處她都看哭了,說特別有代入感,還說她真的能體會到馬伊琍演的王教練的那種無奈、掙扎、痛苦。
我說我怎么一點都沒代入呢,好像和我是完全不同的生活狀態。
她說:“說明你真的是一個松弛的媽,只有和電影里一樣不松弛的家長,才會覺得是在演自己。”
我覺得也是,控制欲、高壓、精神暴力,真的在一些家里發生著,大家卻沒有意識到。
而一個家庭最大的松弛感來源,一定來自于媽媽。
這不是在給女性施壓,這是一個現實而客觀的答案。媽媽的情緒管理能力、自我認知水平、關系處理習慣,直接奠定整個家庭的走向。
當一個媽媽過度緊繃,毫無松弛感,孩子是不可能完全松弛地做自己的。
他會成為母親的傀儡。
雙方都會陷入“互相抱怨——互相壓迫”的循環。
高焦慮家庭的氛圍實在太壓抑了,他們用非常單一的評價體系來互相打分,然后無法共情,最后建立不了共生關系,也無法課題分離......
電影里的媽媽說,她一直把“生孩子耽誤了自己成為冠軍”掛在嘴上,是為了給自己開脫,因為她當年其實根本沒有機會成為冠軍。
電影里的女兒說,她一直把“都是媽媽太壓迫了”當成理由,也是為了給自己開脫,因為她害怕自己滑冰滑不好。
最后她們發現:他們倆其實是一樣的人。
你看,不松弛是最容易遺傳的。
十三姐
魔都高影響力KOL
公眾號「格十三」「十三姐夫」「十三姐的下午茶」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婦女》《了不起的中國媽媽》《帶夫修行》
微博@格十三
視頻號「格十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