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在小紅書上貼出了海底撈推出工作日20元自助午餐的帖子。
根據發布的圖片,該自助餐的品類包括3款熱菜、3款涼菜、1款水果、2款飲料以及2款主食;該款套餐被戲稱為“牛馬套餐”——便宜!量大!管飽!
海底撈進軍快餐市場,在去年已經開始了,部分城市的海底撈門店將早餐、盒飯和冒菜的餐車推到街頭售賣;海底撈茶葉蛋的售價為1.5元/個,盒飯的售價則普遍在15元/左右。
海底撈的下沉市場,意味著餐飲行業的競爭,完全白熱化。
2024年,海底撈客單價97.5元,同比2023年降低1.6元,回落至8年前水平;距離2020年峰值110.1元跌去11.4%
海底撈2024年度財報,營收427.55億元,同比3.1%,凈利潤47億,同比4.6%,核心經營利潤62.3億,同比18.7%
翻臺率回歸到4.1次/天,同比+0.3次;相比2018年的5次/天和2019年的4.8次/天,還有不小的差距。
海底撈是為數不多的還在賺錢的餐飲公司,更多的餐飲行業如今的日子并不好過。
紅餐大數據:2024 年全國餐飲人均消費降至39.8元,同比下降6.6%;正餐賽道,10年前競爭最激烈的價格帶是90-120元,如今正餐主流價格帶在50-60元;火鍋此前的主流價格帶在100-110元,現在已經下移至70元左右。
另一份來自餐里眼大數據顯示,2024年部分餐飲企業的客單價雖然有所上漲,但同店銷售額卻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降。
餐飲的滑坡,一面是線上即時零售業務的蠶食,一面是線下堂食消費尤其高端消費的萎縮。
北京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北京限額以上餐飲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及以上的餐飲企業)的營收總額約為1015億元,利潤總額約5.7億元(同比下降81.3%),全年利潤率低至0.57%。其中,提供正餐服務的限額以上餐飲企業,營收超5012億元,但利潤總額為虧損超過1.5億元。
2025年,北京餐飲低利潤現象未能改善。2025年一季度,北京限額以上餐飲企業營收總額259.1億元,利潤總額為虧損5219萬元。
經濟觀察報6月5日報道,今年前五月,北京大鴨梨烤鴨店內的商務宴請數量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0%以上,包間內的人均消費金額也從130-150元下滑至目前的100-120元。
與線下鮮明對比的是,線上餐飲業務新一輪爆發式增長——
雷峰網報道,從6月中旬開始,美團外賣日單量始終維持在9000萬以上,京東外賣和淘寶餓了么宣布日訂單峰值分別超過了2500萬和4000萬,三家平臺的單日峰值商品交易總額分別為27億元、3.5億元以及5.2億元
一面是9.9元拼好飯和22元海底撈牛馬套餐,一面是客單價200元以上的商務宴請,兩條看似完全不同的賽道,其實背后的真相只有一個——
兜里的錢。
2024年餐飲上市公司財報顯示,15家上市餐企中,只有兩家同店銷售額是正增長。
九毛九營收60.74億元,同比增長1.47%;歸母凈利潤5580.7萬元,同比下降 87.69%
呷哺呷哺營收47.55億元,同比下降19.65%;凈虧損4.01億元,虧損額同比擴大100.88%
餐飲行業營業額下降,最直接的影響是出現大量的閉店。
2024年中國餐飲行業新開店數激增至451萬家,開店率67.5%;閉店數達到409萬家,閉店率為61.2%,較2023年顯著上升。
久謙中臺數據顯示,與2023年相比,除西餐(同比6%)、面包甜品(同比5%)和朝韓菜(同比1%)外,其余品類店效普遍同比個位數下滑。
上海白玉蘭廣場某餐飲老板曾算過一筆賬,他的店“一年租金大約220萬,平均一個月18.3萬基本租金,一天6100元的純利潤才可以覆蓋租金,按50%毛利算,一天最低流水要12200元。按一單150人均算,每天最少需82位顧客消費。”
中國烹飪協會近日發布數據:5月份餐飲業的表現指數49.42,下降0.26,仍低于中性水平。自2024年8月份以來餐飲行業整體延續近10個月的持續微收縮態勢,行業正處于整體復蘇與結構性調整的交互作用疊加影響期。
日子不好過的,不止我們。美帝那邊的餐飲行業也開始艱難。
美國商務部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5月份餐館和酒吧消費支出下降0.9%,為2023年2月以來的最大降幅,純牛馬套餐的肯德基已經出現門店客戶危機。
美國人也開始減少下館子了,看來大家過得都不咋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