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張宇
編輯|楊勇
來源 | 氫消費出品
ID | HQingXiaoFei
接連兩周,“外賣大戰”輪番上演。
打開美團,隨即收到“0元外賣已到賬”的彈窗;淘寶閃購繼續發放“超級星期六”188大券包;京東外賣則每晚發放10萬份價格16.18元的小龍蝦夜宵,強調1份起送,無套路請全國用戶吃品質小龍蝦……
在外賣平臺以“零元購”掀起消費狂潮的同時,實體餐飲也沒閑著,比如海底撈、巴奴等派出多輛大巴車到演唱會場館外“撈人”,免費接送歌迷到店就餐,試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探索新的營收增長點。
餐飲企業去演唱會“撈人”
2025年6月27日至7月13日,歌手林俊杰在北京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辦了「JJ20 FINAL LAP」世界巡回演唱會,總共安排了9場演出,吸引了無數歌迷從全國各地奔赴而來,場場座無虛席。根據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公開的數據,林俊杰世界巡回演唱會9場演出的演出可售門票超過了50萬張。
演唱會通常在晚上10點左右結束,再加上數量龐大的歌迷,顯著帶動了深夜用餐需求,于是海底撈、巴奴毛肚火鍋、炙子烤肉等紛紛蹲守在演唱會場館外瘋狂“撈人”。
7月12日,多名網友在抖音發布視頻稱,聽完林俊杰的演唱會走出場館后,發現多家海底撈和巴奴毛肚火鍋門店的員工在場館外高舉牌子招攬歌迷前往門店就餐,牌子上除了門店名外,有的還寫著“接待點”“免費大巴車”等字樣。
一位聽完林俊杰世界巡回演唱會的歌迷向氫消費回憶,“演唱會結束后正好餓了,還打算著吃些東西填飽肚子,沒想到一出門就看到海底撈的免費大巴車,于是果斷上車。在車上海底撈為歌迷準備了瓶裝水、小面包,還教如何提前點餐,大家一起合唱林俊杰的歌,氛圍感拉滿。”
針對海底撈等在演唱會場館外“撈人”的行為,不少網友紛紛評論稱,“澳門發財車那一套讓海底撈學會了”“打車回去也得幾十塊錢,不如坐大巴車回去再順便吃頓夜宵”“強者從不抱怨環境,餐飲企業卷到演唱會門口了”“既能來上一頓夜宵,又有車坐,還能滿足大家散場后繼續嗨的需求,這波操作一舉三得。”
事實上,以海底撈為代表的餐飲企業在演唱會場館外攬客并非新鮮事,早在2023年甚至更早之前,海底撈就因為歌迷提供免費的大巴車接送服務而受到了極大的關注。不只是北京,在上海、杭州、武漢、天津、長沙等多地的演唱會場館外,均能看到海底撈員工戴著醒目的頭飾、手中揮舞著熒光棒在招攬歌迷,擴音器里反復播放著“海底撈免費的大巴車接大家吃火鍋了,風里雨里海底撈等你”“大巴車免費坐,吃夜宵就到海底撈,海底撈祝您天天開心”等宣傳語。
一位海底撈員工告訴氫消費,去演唱會門口“撈人”的門店不是總部統一安排的,也不是每家門店都有這項服務,大巴車一般坐滿就走,主要是為了方便歌迷到店就餐。該員工還表示,部分門店還會按照明星應援色,布置氣球、橫幅以及歌手海報等,將門店打造成小型演唱會現場,給意猶未盡的歌迷繼續營造演唱會的氛圍。
表面上看,海底撈等餐飲企業在演唱會場館外攬客是為了快速獲客,承接明星效應帶來的流量紅利,但本質上則反映出餐飲企業亟需拓展新的消費場景,以應對當下餐飲行業激烈的競爭環境。
為何選擇演唱會“撈人”?
海底撈、巴奴毛肚火鍋等餐飲企業在演唱會外“撈人”,背后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商業決策與精準的營銷策略。
其一,演唱會是一個精準的流量池。林俊杰的歌迷與火鍋受眾群體高度重合,即以18歲至35歲的年輕人為主,具備較強的消費能力和社交需求。市場調研數據顯示,21歲至30歲的年輕人是火鍋消費主流人群,其中25歲至30歲的年輕人對火鍋喜愛度最高,該年齡段的年輕人通常處于事業發展期,社交活動頻繁,火鍋便成為其與同事、朋友相聚時的熱門選擇。此外,火鍋消費高峰時段集中在晚上6點至次日凌晨2點,其中8點至10點尤為火爆,占比高達45%。
可見,無論是受眾群體角度還是火鍋消費時段角度,演唱會都與海底撈、巴奴毛肚火鍋等存在天然的契合度。還值得一提的是,在歌迷剛剛經歷了數小時高強度的情緒投入,處于興奮后的疲憊狀態,對食物和休息的需求顯著放大,此時提供便捷的就餐解決方案,轉化率遠遠高于日常。
其二,以小成本換取高品牌曝光度。演唱會結束后,交通不便是一大痛點。場館周邊往往會出現交通擁堵的情況,歌迷面臨打不到車、地鐵擁擠等問題,而大巴車免費接送服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歌迷的交通需求。另外,演唱會結束后,歌迷往往還存在“不盡興想繼續嗨”的需求,比如海底撈為此設置了“歌迷限定狂歡區”,并提供熒光棒、話筒、音箱等,讓歌迷能在熱氣騰騰的火鍋旁延續未盡的熱情。
如此一來,海底撈、巴奴毛肚火鍋等不僅很好地承接了演唱會帶來的流量紅利,而且還進行了一次有效的品牌宣傳,通過花費較少的成本便輕松收獲了滿堂口碑。
其三,盤活了門店夜間客流量。晚上10點以后原本是餐飲企業的低客流量時段,但海底撈等通過免費大巴車接送服務,顯著提升了門店的客流量。上述海底撈員工直言,演唱會對其所在門店夜間客流量提升明顯,只要有演唱會基本就能滿座。還有歌迷在小紅書上分享,“聽完林俊杰的演唱會被海底撈拉到門店吃火鍋,當晚大概拉來了五車人,直到凌晨兩點多仍然滿座。”
餐飲企業蹲守在演唱會場館外瘋狂“撈人”可謂一舉多得,其不僅找到了精準的受眾群體,提升了轉化率,而且盤活了夜間客流量,帶動營業額顯著增長,最重要的是,還成功圈粉無數,收獲了一大波好評。
實體餐飲路在何方?
“外賣大戰”如火如荼,各種大額優惠券、滿減活動、“零元購”等福利層出不清,但對于餐飲企業而言,“外賣大戰”使其遭受了巨大的沖擊。
一方面,外賣平臺的各種補貼活動使得消費者能夠以極低的價格點外賣,對餐飲企業的價格體系造成了嚴重沖擊。為了吸引消費者,便不得不參與各種補貼活動,而這些補貼活動往往需要餐飲企業承擔一部分甚至大部分成本,擠壓了利潤空間;另一方面,餐飲企業為了獲取更多訂單,不得不依賴外賣平臺進行推廣和銷售,然而這種依賴使得餐飲企業往往需要支付高額的傭金和推廣費,才能獲得較好的曝光度與客流量,導致餐飲企業的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但海底撈、巴奴毛肚火鍋的通過提供免費接送服務引導歌迷到店就餐似乎為餐飲企業突圍指出了一條明路:圍繞年輕人,拓展特定消費場景與精準把握需求。
年輕人已成為餐飲市場的絕對主力。中國報告大廳的數據顯示,2025年中國餐飲市場規模突破6萬億元,其中18歲至35歲的年輕人貢獻了超過60%的消費占比。這一群體對餐飲消費的需求已從單純的飽腹轉變為追求新鮮健康、個性化以及情緒價值,社交屬性成為影響決策的核心要素。
海底撈、巴奴毛肚火鍋等蹲守在演唱會場館外“撈人”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證明,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出現在他們喜歡的場景中,然而給他們喜歡的東西,或是餐飲企業在面臨外賣平臺擠壓和消費習慣變化雙重挑戰下的突圍捷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