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英國率先邀請我國派代表去他們國家進行國事訪問,并且稱這是為了加強彼此間的合作關系。
我國高層斟酌再三,決定派時任我軍副總參謀長的楊勇將軍作為訪英大使,啟程前往英國進行考察。
然而,英方竟然在歡迎宴會上的蛋糕上,故意插上蔣介石集團的青天白日旗。
英國此舉明顯是給我國難堪,但是機智的楊勇將軍,只用一招便巧妙化解了問題,他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楊勇將軍的輝煌人生
1913年,楊勇出生于湖南的瀏陽縣,他家世代務農(nóng)。13歲時就參加了當?shù)氐膭趧油榆姟?/strong>
在童子軍中,他又靠著出眾的領導才能,成為了隊長。
后來他加入了瀏陽的農(nóng)軍隊伍,并且參與到隊伍攻打長沙的戰(zhàn)役里。
1930年,楊勇加入我黨,自此他才真正翻開人生的新篇章。
在部隊里,楊勇非常能夠吃苦耐勞,很快便通過了軍訓,成為了一名戰(zhàn)士。
他參與了包括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在內(nèi)的一系列戰(zhàn)事。
在長期的軍旅生涯當中,憑借著過人的勇氣和智謀,他率領著部隊,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為國家民族作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功績。
鑒于楊勇為國家作出了功績,1955年他被授予了上將的軍銜。
楊勇將軍不僅在戰(zhàn)場上驍勇善戰(zhàn),而且在道德品質(zhì)上,也是黨內(nèi)人人稱贊的將領。
建國之后的歲月中,楊勇將軍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他在部隊里一直以勤勉著稱,也告誡自己的親屬,不要仗著他的名義,以權(quán)謀私。
楊勇率團去英國
1979年,我國慢慢走上正軌,美國與我們建立了邦交關系。
自此之后,西方一些國家也開始頻繁向我國拋出橄欖枝,想和我國修復關系,一改過去敵對的狀態(tài)。
時任英國國防部的部長卡梅倫,主動邀請我國去英國考察。
在我國高層的決議下,準備派楊勇將軍帶團前往英國。
臨行前,黨中央叮囑楊勇,此番去英國意義非同小可。
不僅是對外展示我國的友好形象,更重要的是重點考察和學習英國先進的軍事技術(shù),以便回國之后撰寫調(diào)查報告。
楊勇感覺到這個任務非常地艱巨,便拍著胸脯保證一定會完成任務。
隨即,楊勇一行人登上飛往英國的專機,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飛行后,終于順利地抵達了英國倫敦機場。
英方為了歡迎我國代表團,還特別派人來機場迎接,楊勇一行人下飛機后,便受到了英方工作人員的熱烈歡迎。
隨即,英方工作人員安排我國代表團上專車,去往接待的賓館。
第二天早上,楊勇在英國軍界官員邀請下,檢閱了英國的皇家儀仗隊,面對
軍隊整齊的步伐,楊勇禮貌性地鼓起了掌。
當天下午,楊勇在英國國防部部長卡梅倫的陪同下,參觀了英國武器裝備設施。
在這個過程當中,楊勇觀察得非常仔細,還不忘詢問起英方相關武器裝備的信息。
英方人員也耐心地進行講解,楊勇將這一些深深地記在心中。
參觀完英國的武器裝備之后,楊勇一行人回到了酒店,為了歡迎我國代表團的到來,英方籌備了一個盛大的接風宴會。
楊勇與卡梅倫有說有笑地步入宴會廳中,見中央大廳內(nèi)已經(jīng)放著一個巨大的蛋糕。
這個蛋糕體型龐大,上面也綴滿了很多華麗裝飾,看得出英國人為此耗費了不少的時間精力。
然而,眼尖的楊勇將軍卻愣在了原地,似乎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不對勁的地方,隨行人員也隨即停在原地,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英方故意刁難我國
原來,英方在為我國代表團制作的蛋糕上,公然插著蔣介石集團的青天白日旗,這讓我方一行人對此很是不滿。
在1972年中英建交時,雙方還達成共識,英方當時堅持“一個中國”為原則。
眼下英方這么擺弄,有點出爾反爾,并且是故意讓我國難堪。
卡梅倫一行人故意裝看不到,還笑瞇瞇地邀請我方人員們快些入座。
但楊勇心知,假如對蛋糕上礙眼的青天白日旗不管不顧,那么等于是承認我國怕英國。
那么這件事情傳出去,肯定會有損我國的形象。
如果憤怒離席,直接擺臉色,那將會給別有用心的媒體拿去造謠,同樣也不合適。
于是他急中生智,想出了一個應對策略。
我方代表團的很多人,已經(jīng)處于憤怒的狀態(tài),有人已經(jīng)握緊拳頭。
忽然,楊勇主動站出來,他從容不迫地走到蛋糕面前,用手平靜地拔掉了插在上面的青天白日旗,然后扔到了地上踩了兩腳。
英方見此狀況,覺得十分意外。
本來他們是看我國笑話的,眼看楊勇的舉動,英方人員一時間也找不到話說,場面一度尷尬。
卡梅倫為了打破僵局,還主動和楊勇談起話來,楊勇也當沒事一樣笑著攀談起來。
這場潛在危機,就在楊勇干脆利落地舉動當中化解了。
我方代表團個個喜氣洋洋,雖然大家礙于場合沒有鼓掌,但是每個人的心中,都覺得楊勇將軍的舉動為國家爭光,覺得他此舉甚好。
既沒有表現(xiàn)出憤怒,又直截了當?shù)靥幚砹说K眼的旗幟,堪稱奇招。
英國人當年是第一個闖入我國的列強,并且曾經(jīng)剝削我國人民,說起來我們與英國也曾經(jīng)有過節(jié)
在我軍打擊蔣介石勢力時,英方還曾經(jīng)派出艦隊來挑釁我國,被我國打得落荒而逃。
后來新中國成立之后,英國一直跟在美國的屁股后面,對我國進行封鎖和制裁。
只是后來老大哥美國率先與我國握手言和,英國也“識時務為俊杰”,主動要和我國發(fā)展關系,但從骨子里卻未必真正看得起我國。
楊勇將軍沉著冷靜的處理方式,還使得一些亞非拉國家對此大為稱贊。
這些曾經(jīng)受過英國殖民運動影響的國家,都以“中國將軍不懼英國威脅,勇敢從容地捍衛(wèi)國家主權(quán)”為主題,報道了這件事情,引發(fā)了一陣正面積極的輿論影響。
消息傳回到我國黨中央處,以鄧公在內(nèi)的領導人們,都對楊勇的所作所為表示認同,稱他做得非常好。
英國人以為可以借機刁難我國,卻不知遇到的是我國的上將楊勇,他可是一位從血與火的戰(zhàn)爭洗禮中走過來的人,論膽識和資質(zhì)他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
楊勇的舉動不僅捍衛(wèi)了我國的尊嚴,同時還順勢拔除了障礙,將此事變成一場國際笑話。
1980年,楊勇所在的總參謀部,因為中央調(diào)整工作,準備要對單位上的干部進行工作調(diào)整,和楊勇一同工作的干部們,大家都對彼此依依不舍。
為此,參謀部準備辦一場風風光光的歡送會,歡送各位干部離開。
在北京西邊賓館舉行的歡送會上,大家把酒言歡,說著共同走過的日子,大家都感嘆時光飛逝,會上大家也玩得特別愉快。
歡送會結(jié)束之后,經(jīng)過盤點,總支出達到了400元。
這400元在當時可是一筆不小的開銷,這樣的排場對我黨干部們來說過于奢侈,消息傳到中紀委處,隨即幾位干部便遭到了批評。
楊勇得知之后,他主動站出來接受批評,承認錯誤,不僅上交了一份檢查,他還主動拿出自己錢財來填補花銷,使得大家都對他格外尊敬。
楊勇將軍那一輩先烈,他們一直把國家、人民放在心中。
為此,他懈怠了自己的家人,楊勇的母親晚年因病逝世,楊勇因為工作忙,也未能在母親病榻前盡孝,以至于錯過和老人家見的最后一面。
1983年,楊勇在北京病逝,享年70歲。
結(jié)語
楊勇將軍一生為國為民立下汗馬功勞,他智勇雙全。
在應對英方故意刁難我國一事上,他主動維護起國家尊嚴,以非常干脆的方式化解了危機。
沒有因此事去找英國人理論,不僅對外彰顯出一代上將的風范,也向世界昭示著一個冉冉升起大國的新氣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