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教材辦公室、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主辦,陜西中醫藥大學承辦的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五五”規劃教材編寫會議(第12期)在陜西中醫藥大學5515會議室召開。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以及擔任6部教材編寫工作的編委成員約200余人參加活動。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總編輯李秀明、中國中醫藥出版社高等教育圖書編輯部主任張立軍、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數字技術中心技術專員徐笑、長春中醫藥大學校長冷向陽,內蒙古醫科大學副校長薛明明,陜西中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楊景鋒出席會議。會議由陜西中醫藥大學教務處處長王斌主持。
楊景鋒在致辭中指出,教材是教育的核心載體,承載著傳播知識、塑造靈魂、培育新人的重要使命。近年來,陜西中醫藥大學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全面加強教材建設,全面推進教材工作體系、制度體系、保障體系建設,從組織領導、教材建設、教材選用等多方面進行了規范化改革,取得了豐碩成果。本次會議在我校召開,是對我校的充分信任,我們將切實做好會議服務保障工作,真誠期盼與會專家學者充分交流、廣泛溝通、凝聚合力、匯智共贏,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的組織領導下,攜手打造一批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精品教材,為培養新時代中醫藥人才、推動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李秀明傳達了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五五”規劃教材主編會議精神,明確了教材建設核心要義,并提綱挈領地闡釋了教材建設總體要求。他強調,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行業規劃教材建設的重要性。二要緊扣工作重點,筑牢教材建設的質量根基。三要強化工作要求,確保教材建設任務落地。
張立軍詳細講解了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五五”規劃教材紙質教材編寫的總體要求、編委會工作職責及編寫要求。徐笑從政策背景、總體設計、交稿要求、項目管理等四個方面分享了數字教材的編寫要求。
《人體解剖學》《生理學》《人體形態學》《生理學基礎》《解剖生理學》《中醫正骨學》等6門教材的編委成員在分會場展開主題討論,進一步明確了各教材的編寫細則、任務要求和工作分工。
本次會議旨在共同探索中醫藥教材編寫的新思路與新方法,不斷提升教材質量和水平。與會專家表示,將攜手并進,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共同為中醫藥事業繁榮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高丹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