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的十字路口,家長們總會對著招生簡章反復推敲:哪所大學能讓孩子在四年后擁有更多選擇權?
深諳教育規律的人都知道,保研率是觀測一所大學育人質量的重要標尺,它不僅是本科教學水平的量化呈現,更折射出學校在學術資源、科研平臺、培養體系上的綜合競爭力。
在上海師范大學,有這樣兩道亮眼的風景線 —— 西六412寢室四位女生全員保研至985高校、中科院院所,西二南105寢室六位男生分別踏入華東師大、北師大等名校,他們用“全員上岸”的成績單,用“零掉隊”的戰績,讓“學霸孵化器”的美譽實至名歸。
對于志在學術深造的學生而言,保研率如同高考后的第二戰場,而上海師大早已為學子鋪就了一條清晰的進階之路。該校推行“學業成績+社會貢獻+學術專長”的綜合評價體系,既看重課堂內的深耕細作,也鼓勵科研競賽、大創項目等課外實踐的突破。
以數理學院為例,2025屆31個推免名額穩居全校前列,其中不乏直博中科院、簽約C9高校的佼佼者。更值得關注的是,學校打通了“卓越師范生專項”“研究生支教團”等特色通道,為不同發展方向的學生打開天窗。
走進西六412寢室,書桌上整齊碼放的《量子力學》筆記、貼滿便簽的考研日程表,無聲訴說著她們的奮斗軌跡。四位女生獨創“碎片時間管理法”:晨跑時聽專業課音頻、午餐后共享英文文獻、睡前半小時互抽知識點,將寢室變成流動的“學習共同體”。
得益于這樣的學習氛圍里,她們不僅包攬國家勵志獎學金、物理實驗競賽全國三等獎等榮譽,更在保研面試中憑借團隊協作積累的思辨能力脫穎而出。
在上海師大,"學霸孵化器" 的密碼藏在無數細微處:圖書館通宵自習室永遠為備考學子亮著燈,各學院定期舉辦的“升學經驗分享會”擠滿了取經的學生,導師們會在辦公室為保研生逐字修改推薦信,就連宿管阿姨都記得哪個寢室總在清晨六點輕手輕腳出門背書。
而這些細微處的支持,匯聚成強大的育人合力,促使學生們走向更高的領域深造學習。
如今,西六412和西二南105的故事仍在上海師大的校園里流傳。這些學霸寢室的成員們明白,保研成功從來不是單打獨斗的勝利,而是學校平臺、團隊互助與個人奮斗的三重奏。
對于正在擇校的學子而言,上海師范大學,不僅能提供通往更高學府的階梯,更在潛移默化中教會他們:真正的成長,是在優秀的集體中遇見更好的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