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航局發布緊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攜帶沒有3C標識、3C標識不清晰、屬于被召回型號或批次的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不少網友發現手中充電寶缺少3C標識,出行擔憂隨之而來。
與此同時,有網友在社交媒體爆料,電商平臺有商家正在售賣“CCC貼紙”“3C貼紙”,標價低至0.9元1260枚,更有消費者曬出5.7元購買180枚的訂單截圖。
6月27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根據網友提供的訂單信息溯源涉事店鋪,商家稱相關商品已下架,且不再承接3C相關貼紙的定制打印業務。
隨后,記者在多家電商平臺搜索“CCC貼紙”“3C貼紙”等關鍵詞,多數平臺顯示“無相關商品”,僅少數個人賣家仍在以二手商品名義售賣同類產品。
事實上,3C認證的法律約束早有明確規定。2023年7月,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公告,自2023年8月1日起對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移動電源實施CCC認證管理。自2024年8月1日起,未獲得CCC認證證書和標注認證標志的,不得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官網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簡稱CCC認證或3C認證,是一種法定的強制性安全認證制度,也是國際上廣泛采用的保護消費者權益、維護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的基本做法。
那么,私自制作、售賣、購買、使用3C標志貼紙觸及哪些法律問題?
浙江鐵券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張永輝律師認為,對商家而言,根據《認證認可條例》第六十條,自行制作與國家認證標志相同或近似的標識,屬于“偽造、變造認證標志”,可處2萬至10萬元罰款。若商家將假貼紙用于未認證產品,依據《認證認可條例》第六十七條,按“銷售未經強制性認證產品”處理,處5萬至20萬元罰款,并沒收違法所得。冒用認證標志構成“以假充真”,執法部門可沒收違法產品、處貨值金額50%至3倍罰款,吊銷營業執照;造成消費者損失的,需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對消費者而言,購買假貼紙用于充電寶等產品以通過安檢,屬于“以欺騙手段規避監管”,可能被沒收產品,若造成安全事故還需承擔民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