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剛出梅就迎來酷熱考驗。
6月29日正式出梅,未來一周38℃以上高溫天無縫銜接。郊區菜農看著地里蔫巴的番茄苗直發愁:大日頭曬得地皮發燙,葉子都快烤焦了。
平原地區的水稻正處拔節期,田里水層淺的已經見白茬。金山、奉賢的桃園里,早熟品種果實正膨大,果農擔心持續高溫會曬壞表皮。氣象部門早敲警鐘:下周最高溫或飆到40℃,比往年伏旱來得更早更猛。
山區種植戶別大意:雖然海拔稍低溫度略緩,但午后雷陣雨常伴大風,搭架的葡萄藤得再加固。
傳統抗旱有土招:老把式們習慣給菜地鋪秸稈,既能保墑又能降地溫。但科學澆水更關鍵:早晚涼快時灌跑馬水,別在正午高溫時澆冷水,免得傷根。連續高溫還會催生蟲害:小菜蛾、紅蜘蛛繁殖快,得勤去地里巡查,發現苗頭早打藥。
更讓人揪心的是7月臺風動向:預計有2~3個臺風影響華東,現在就得防患未然。
沿海鄉鎮種大棚蔬菜的,趕緊檢查棚架螺絲是否松動,壓膜線有沒有老化。稻田排水系統也要疏通:萬一臺風帶來暴雨,得保證田里不積水,不然水稻根系會悶壞。有經驗的老農說,以前看云識臺風,現在手機上能看實時路徑,科技幫了大忙。
但年輕人發現,土辦法結合天氣預報更準:比如蟬鳴特別響的時候,往往高溫持續。
目前市郊農技站已經忙起來:給各村分發遮陽網,指導合作社錯時采收葉菜。番茄、辣椒等掛果作物最危險:高溫天易落花落果,建議適當留葉遮蔭,葉面噴點磷酸二氫鉀。
我個人認為,這次高溫疊加可能的臺風,對秋糧長勢是關鍵考驗,容不得半點松懈。現在有個事得抓緊:家里有灌溉設備的,趕緊檢修水泵和水管,別等旱情嚴重了抓瞎。
各區農技熱線24小時開通,拿不準的農活隨時打電話問,比自己瞎琢磨強。記住:高溫天干活別貪早貪晚,避開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別把人累出中暑。臺風來臨前三天,把成熟的瓜果搶收一批,減少損失比啥都強。
天氣雖難測,但咱種地的講究未雨綢繆,早準備就能少受災。
接下來這半個月是作物抗災關鍵期,每天抽半小時看看天氣預告,心里有譜。最后再提醒:菜園里的茄子、黃瓜,葉子太密的話疏一疏,通風好能少生病,也扛得住高溫。看天種地有門道,早防早管收成好,咱莊稼人就靠這股子細心勁過日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