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許梅的死,是《醬園弄·懸案》中,最核心的女性敘事意象之一——她高亢執拗的戲曲唱腔,成了為自己、為詹周氏、為千千萬萬女性的吶喊;她的反抗精神、未能實現的求生意志、甚至花重金買通的懷孕證明,成了支撐詹周氏活下去的關鍵;她像風一樣,向詹周氏傳播了西林“女人憑什么不能休夫”的思想種子,也成了詹周氏后續在法庭翻供的關鍵支點。
由此意義上,手握刀子的“狠女”,或許正是充滿覺醒之力的時代新女性。銀幕里的故事人物王許梅與銀幕外的表演者楊冪,也正遙相呼應。
作者:木刃
編輯:藍二
版式:王威
《醬園弄·懸案》里,楊冪飾演的王許梅令人眼前一亮。
首先是外顯的醒目:在昏暗逼仄的囚牢里,她的紅毛衣似乎是一種挑釁,明晃晃地提醒著自己的與眾不同——不僅擁有專屬的床位,有獄卒每日送來的香煙與時報,還跟代表權利與救贖的典獄長、基督教嬤嬤都關系匪淺。
在那個時代,能識字的女人已是非同一般,更別說王許梅美艷的外表之下還藏著精明與清醒的頭腦。
正如詹周氏入獄后,王許梅對她所說的那句話,“女人有三寶:腦子、奶子和肚子,你厲害了,還有刀子”——王許梅也擁有自己的“刀子”:左右逢源、順勢而為的個性,以及拼盡了一切都要活下去的決心。
如此復雜的一個角色,被楊冪演繹出了高光;透著江湖氣的王許梅,在刀刃的背面,也映出了楊冪自身的野心與堅韌。
以古偶戲奠定“85花”地位的楊冪,從藝35年來,演繹過各類角色類型,其中不乏“狠女”。楊冪的飾演讓觀眾看到,所謂的“狠女”,并非符號化的兇悍,而是復雜多面的、一舉一動都藏著人物艱辛過往的真實生命體。而進一步加諸于王許梅身上的突破是,人性的幽微矛盾,如何在狠女的爆發吶喊下更深入地刺中人心。
狠是個性,是刀子,更是面對無序命運的選擇
《醬園弄·懸案》以民國四大奇案之一的“醬園弄殺夫案”為背景,呈現出當年紊亂時局中的飄零命運與浮動人心。影片所涉及的人物線索龐雜,如主角詹周氏,得用上下兩部電影,才能補全角色的命運流轉。相比而言,王許梅這個角色的敘事效率,應該是整部電影最高的,觀眾可以在有限的篇幅里,極快地拼湊出她的過往——
她念過書,可能曾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會察言觀色,很有自身的魅力;
她因為心底存有的家國情義窩藏“逃犯”而入了日偽的監獄,卻也決不放棄一個平凡人的生命掙扎,將十里洋場的游戲規則復刻進囚籠之中,只為求得一線生機。
人設本身是獨特的,楊冪的表演強化了她的辨識度。首次登場時,她氣定神閑地站在死囚的尸體旁,毫無恐懼,仿佛茶余飯后閑聊般點出,尸體嘴里還有顆金牙。老道得讓人敬畏。隨著嬤嬤說出的那句“你不會死的”,拿到保險的她先是一笑,素凈的面容上卻閃過一絲狡黠與充滿殺傷力的神情。
當詹周氏入獄后,她先是不動聲色地下令“睡到便池旁”,下闔又抬起的眼簾即可看出她的試探與好奇。當她沙啞的嗓音問出“殺人的感覺怎么樣”時,楊冪的眼神從審視逐漸轉向女性間的共情。短短幾秒,立足人物。
由此,王許梅那些看似“無良”的種種行徑才令人信服:與獄卒錢色交易,從基督教嬤嬤那兒花錢搞來懷孕證明,直到死前還在不停地錘擊自己的肚子,試圖用流血證明懷孕換取活命的機會——時代無情,人自悲鳴。
當王許梅上一秒還在分享奶油蛋糕慶祝生日時,下一秒,獄卒毫無預兆地沖了進來宣布了她“死刑,即刻執行”。情感的轉換僅在瞬息之間,對任何演員來說都是一項挑戰,而楊冪完成得層層迭進:先是驚愕,呆滯幾秒后迅速辯解自己擁有免死證明,待到看清獄卒的神情后,她剎那間明白了一切,知曉自己被騙,原本諂媚的笑容扭曲起來,呼吸錯亂、四肢僵硬,一邊竭盡全力地掙扎嘶吼,一邊怒罵起來。
各種極端情緒碰撞在一起的復雜處理,被演繹得絲絲入扣,楊冪通過角色傳遞出的強烈情感,也帶動了觀眾的心弦。刑場槍決一幕,也成為全片最狠絕、最令人動容的畫面,讓人久久難以平復。
這并不是楊冪首次飾演“狠女”。《宮鎖心玉》中,“假晴川”花影用眼神的銳利反射出內心的狠辣;《刺殺小說家》中,中分黑長直示人的屠靈,殺人時酷颯利落,但也透露出自幼被父母拋棄后對情感的渴望與守候;《哈爾濱一九四四》中,依附于日偽勢力的關雪,復古卷發,眉妝如刀,不動聲色的背后是對動蕩時代的不安恐懼。
狠是個性,是刀子,是一種命運崩塌后的自救,是不同角色在不同世界觀里不得不作出的選擇。楊冪逐漸演透了這一點,讓觀眾看到了狠女背后的復雜人生。
自1990年,年僅4歲的她在《唐明皇》中飾演幼年咸宜公主后,楊冪的成長一路都走在大眾視野中。回看,18歲楊冪飾演《神雕俠侶》郭襄時的一顰一笑,后來《仙劍三》飾演雪見時的刁蠻可愛,以及前期代表作《宮鎖心玉》飾演晴川時的聰慧活潑,觀眾們只道她“靈”,卻鮮知她“狠”。
在各個劇組中,不管有多忙、收工有多晚,楊冪都是提前做足一切準備的那個人;甚至凌晨收工后還會繼續90分鐘的力量訓練,用嚴格的自我要求完成作為女演員的形體管理。
甚至在懷孕期間,楊冪仍然拍攝《小時代》和《分手大師》對身體有負擔的戲份,讓好友也很震驚。
從藝35年,楊冪作為初代流量,面對粉圈亂象,面對大量的正反面的對沖評論,她清醒地知道,作為演員,要用作品來回應,仍需沉下心來把這份工作完成好。
握緊刀子的“狠女”,刀尖首先對著的,是自己。狠字背后,是拼。
是狠女,更是充滿覺醒之力的時代先行女性
一個瘦小的舊時代女人,如何能拿一把刀,把一米八幾的大塊頭丈夫,分尸16塊?“自古奸情出命案”,坊間老百姓把“醬園弄殺夫案”傳成了桃色新聞,篤定詹周氏藏有奸夫。在彼時,女性覺醒還處于黎明前的濃黑之中,家庭暴力是常見的,丈夫的頭顱到底在哪兒是懸案的未解之謎,但主創更希望展現的,是一個女人如何一步步發現自己、找回自己、爭取自己。
第一步,是學會認出自己的名字。
當兩個女人在囚牢燈下漫談,這個厲害兇狠的王許梅對詹周氏的特殊關照,已然從最初的好奇轉為了更深的憐憫與懂得。雖然沒有更多的情節佐證,但從飾演者楊冪的眼中可以看出,曾經的她或許也經歷過相似的或許來自男人或許來自命運的折磨。王許梅對詹周氏,在這一刻形成了微妙的一體兩面,也成了原本壓抑的昏暗中一抹令人蘇醒的柔光。
于是,王許梅拿著報紙,念出那篇《為殺夫者辯》,指著詹周氏的名字說“這三個字你得認得”時,便成了兩名底層女性之間刀子傳遞的過程——去劈開過去懵懂的自己,去斬斷世間對自己的種種不公,去捍衛自己理所應當的生活,像握住那把刀一樣,把命運重新握回自己手中。
可以說,王許梅的死,是這上半部《醬園弄》電影中,最核心的女性敘事意象之一——她高亢執拗的戲曲唱腔,成了為詹周氏、為自己、為千千萬萬女性的吶喊;她的反抗精神、未能實現的求生意志、甚至花重金買通的懷孕證明,成了支撐詹周氏活下去的關鍵;她像風一樣,向詹周氏傳播了西林“女人憑什么不能休夫”的思想種子,也成了詹周氏后續在法庭翻供的關鍵支點。
是狠女,更是充滿覺醒之力的新時代女性。銀幕里的王許梅與銀幕外的楊冪,遙相呼應。
歷經風雨的楊冪自身也是一部勵志故事,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爆紅,拯救了創業的爆燃情節,也有面對市場負面反饋,陷入自我懷疑的低迷時刻。
只有勇于切斷過去的自己,才能重新思考,如何更加深入演員這個身份。這些年來,律師、急診科醫生、建筑設計師、翻譯官、談判專家……楊冪拼命拍了許多戲,似乎把自己化成了那把刀,真火百煉、斬金截玉。到了《醬園弄·懸案》,觀眾會清晰發現,臺上一分鐘,臺下已然遠不止十年的功底。
曾經,面對快節奏的娛樂圈,楊冪一度“戒掉情緒”——擺脫情緒的羈絆,用絕對理性應對前進路上的一切挑戰,但也一度讓對生活的細膩感受變得不穩定。這是一柄雙刃刀,一定程度上,這些成長與失去也反映在了她的作品里。
如今,見山不是山的楊冪,步伐到了見山仍是山的時刻。她告別了“戒掉情緒”的階段,開始接納情緒帶來的潮起潮落,并與之達成平衡,用自身證明理性與感性可以并行不悖,正如看似鋒利傷人的刀,其實也能成為守護彼此的武器。
面對社會中的“雌競”陷阱,她堅持呼吁女性活出自我,面對惡意攻擊時得明確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因為“我們生來不是為了別人而活”。
在一次采訪中,楊冪說自己希望可以成為生活中給大家打氣的人。能為他人托底者,自身當強大。這些年來,她正努力并真的成為了這樣的人。那些既鋒芒又謙遜,閃耀著女性智慧的金句,也與銀幕中的王許梅遙相呼應。
“狠女”楊冪終于找回了自己的情緒。從《醬園弄·懸案》中王許梅的眼神可以看出,楊冪離她想要成為的自己,更近一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