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原沈陽軍區司令員鄧華調離,誰來擔任司令員,上級在人選時有過一番思考。我們看到的結果是陳錫聯從炮兵司令調任沈陽軍區任職。很多人不知道,上級曾經有意讓時任廣州軍區司令調去工作?
1955年,6大軍區重新劃分為12大軍區后,廣州軍區司令在任上好端端的,怎么又將他調去東北工作呢?
1958年,他主動要求到新成立的高等軍事學院學習,上級讓第一副司令李天佑代理司令員。高等軍事學院學習并非短期培訓,而是脫產學習長達兩三年時間。
按照入學情況來說,1957年高等軍事學院成立后,抽調一批高級將領脫產學習,入選時間比其他將領晚一些。在學習期間,總參、總后以及沈陽軍區負責人調整。
這時候正好趕上高等軍事學院畢業季,因為長期脫產學習,很多將領面臨重新安排工作。他雖然掛職廣州軍區司令,可李天佑已經代理2年。作為同樣是戰將出色,又都是上將,李天佑的能力和資歷是可以勝任的。
從另一方面來說,盡管6大軍區劃分為13大軍區(1956年增加福州軍區),可依然保持哪個野戰軍解放哪個區域來任命的。如華東的南京軍區、福州軍區都是三野將領擔任,西南的西藏軍區、昆明軍區由二野將領擔任,西北的新疆軍區、蘭州軍區由一野將領擔任,四野解放東北以及中南,沈陽軍區、廣州軍區是四野將領擔任。
從這個角度來看問題,可能就理解上級為何任命他到沈陽軍區了。
如果黃調去沈陽軍區工作,不僅沒有打破“平衡”,而且還使得李天佑轉正,解決職務問題。李天佑雖然是四野出身,但也是紅7軍的將領,是廣西籍將領的代表。
從黃的回憶中,提出建議:調非四野出身的將領擔任。原本上級特意調四野的賴傳珠與他一起主持沈陽軍區工作,并進行整頓。不知道是他的建議采納,還是基于其他方面考慮,最終調二野出身的陳錫聯擔任司令。
陳錫聯是二野能打仗的指揮員,與陳賡、陳再道并稱為“三陳”。陳錫聯不僅僅會打仗,老首長鄧政委還曾經在其他人面前提到,他能與部隊打成一片,團結周圍,這一點很關鍵。從沈陽軍區領導班子配備以及下轄部隊來說,大多數是四野的,要讓部隊團結起來,沒有顧全大局和團結的能力不行。
陳錫聯與賴傳珠搭檔后,陳錫聯回憶:對賴政委很尊重,他的資歷深,能力強,倆人在一起搭檔很緊密,帶動軍區各級領導班子團結,上下工作勁頭足。
實際上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干部的人員還是堅持五湖四海,照顧山頭,消滅山頭的原則。到六十年代中后期,干部的使用或許更“統一”,考慮出身情況逐漸淡化。尤其到七十年代的1973年八大軍區司令對調,1975年,大軍區級政委調整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