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公飛,陜西省高陵縣高陵縣灣子北孫人。1919年生。
1937年8月,孫公飛赴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第3期學習。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8月,畢業后奉命赴河南確山竹溝,任新四軍竹溝留守處教導隊黨員訓練隊隊長,蕭縣抗日總隊二營營長,新四軍第六支隊獨立第三團團長。參加了開辟豫皖蘇抗日根據地的斗爭。1941年1月皖南事變后,孫公飛任新四軍第四師司令部作戰參謀、作戰科科長。參加了鞏固發展北抗日根據地的斗爭。
新四軍四師兼淮北軍區建軍會議團以上干部合影。三排左八為孫公飛
抗日戰爭勝利后,孫公飛任華中軍區司令部一科科長,華中野戰軍司令部作戰科科長。1946年上半年,兼任軍調處執行部(北平軍調部)第四小組代表,在韋國清領導下駐徐州工作。1947年1月,孫公飛任華東野戰軍指揮部參謀處作戰科科長。1948年12月,任華東野戰軍教導師參謀長。1949年2月,任第三野戰軍教導師參謀長。參加萊蕪、孟良崮、淮海、渡江等戰役。1949年4月,孫公飛任華東軍區海軍司令部辦公廳副主任。參與了華東軍區人民海軍的組建工作。
軍調處執行部第四小組成員合影。左起田近、韋國清、王德、孫公飛
1949年11月,孫公飛任華東軍區海軍第一艦大隊第一副大隊長。同年12月下旬,國民黨海軍第一艦隊借助夜色在長江口南航道九段沙燈標至福慶沉船浮標一段鋪設日式水雷,企圖封鎖長江入海口。為打破國民黨軍封鎖長江口的企圖,華東軍區海軍于1950年3月正式成立了海軍第一支掃雷大隊,孫公飛任大隊長兼政委。掃雷大隊在孫公飛的組織領導下,于6月19日駛出吳淞口開始掃雷,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周歲生日來臨之際,在從吳淞口至長江口90公里的茫茫水下共掃除水雷12枚,打通了長江口。同年7月,孫公飛任華東軍區掃雷艦大隊大隊長兼政委。1952年,任海軍淞滬基地參謀長。同年,孫公飛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任朝鮮西海岸防御指揮部岸防處處長,志愿軍海軍作戰辦公室副主任兼海軍布雷隊指揮。參加了朝鮮西海岸反登陸作戰準備和1953年夏季進攻戰役。
孫公飛(中)和蘇聯專家巴天洛天、涅夫科斯基(圖源中國軍網)
1954年8月回國后,孫公飛海軍學院學習。畢業后任東海艦隊司令部軍訓處處長。1964年,任海軍福建基地參謀長,海軍福建基地副司令員。1975年1月,任海軍東海艦隊副參謀長。1978年7月,任北海艦隊參謀長。
1955年9月,孫公飛被授予大校軍銜。榮獲了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和獨立功勛榮譽章。
2009年3月27日,孫公飛在上海逝世。享年90歲。(據童來喜等主編《從新四軍中走出來的未授將銜的軍以上干部》改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