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P大潮下,馬岡鵝邂逅廣東荔枝,會是一場什么樣的奇遇?
6月26日,2025年馬岡鵝×荔枝“鵝荔雙絕”推介活動在廣州289藝術園區盛大啟幕,“馬岡鵝×廣東荔枝”超級美食IP震撼亮相。
“鵝界頂流”馬岡鵝遇上“嶺南甜心”荔枝,兩者的結合,不僅是味覺上的創新,更是品牌打造的大膽突破,這是對嶺南美食IP的深度開發與現代化表達。
為什么是“馬岡鵝×荔枝”?“鵝荔CP”成功出道的背后,有著優質種源、飲食創新文化和完整產業鏈等多重支撐。
優質種源奠定融合基礎。廣東馬岡鵝,作為廣東省四大名鵝之首,其種源可追溯至江門開平市馬岡鎮。純正的馬岡鵝,其特征鮮明,包括“四烏”——烏冠、烏喙、烏掌與烏背。馬岡鵝肉質嫩滑,占廣東燒鵝原料70%以上。據統計,馬岡鎮現有馬岡鵝養殖場300家,種鵝飼養總量30萬羽,2024年產鵝苗750萬對,出欄肉鵝500萬羽,馬岡鵝產值突破56億元。
荔枝,是聞名遐邇的嶺南佳果。從唐代起,荔枝成為皇家貢品,廣東荔枝品種繁多,從早熟到晚熟,涵蓋了桂味、糯米糍、妃子笑等眾多深受消費者喜愛的品種。專家稱,預計2025年廣東荔枝產量約160萬噸。這些優質的荔枝品種,以其獨特的色香味,成為了與馬岡鵝融合的絕佳搭檔。
飲食創新賦予文化魅力。食在廣東,味出南粵。廣東是水果大省,廣東人也擁有自己獨特的水果版“報菜名”:菠蘿咕嚕肉、榴蓮雞煲、柚子皮燜排骨、蘋果瘦肉湯......水果與食材的神奇結合,激發出新的美味。
“馬岡鵝×荔枝”兩種食材巧妙搭配,開啟了一個全新的食材搭配方式。肥美的燒鵝配上爆汁的荔枝,荔枝清爽,可化燒鵝之膩味,這種創新并非僅僅停留在菜品層面,更體現了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推陳出新。
馬岡鵝承載著江門開平市馬岡鎮千年的畜禽養殖文化,而荔枝自唐代起便成為皇家貢品,深受文人墨客喜愛,“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二者的結合,不僅僅是一種美食組合,更成為一種文化符號的相輔相成。
完整產業鏈助力“鵝荔騰飛”。曾經,馬岡鵝產業面臨品牌辨識度低的困境,荔枝產業也面臨產品單一的問題。“鵝荔CP”的出現,為破解這些產業痛點提供了新路徑。通過馬岡鵝+荔枝的菜品創新,提升產品附加值,延伸上下游產業鏈。
隨著馬岡鵝產業與荔枝產業的合作推進,“鵝荔雙絕”有望實現“從田間到餐桌,從養殖到文旅體驗”的全新發展模式,將“鵝荔CP”塑造為具有高辨識度、強話題性、廣傳播力的超級美食IP,成為江門開平乃至廣東的一張靚麗名片。
“鵝荔CP”的推出并非偶然,本質上是農業三產融合的又一次嘗試與創新。未來,期待這一超級IP持續創新發展,在提升自身品牌價值的同時,帶動全鏈路協同發展,助力產業一路“狂飆”。
撰文:楊智明 黃子民
來源:南方農村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