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請問有什么可以幫您?”當這句看似親切的問候從智能客服口中說出,卻讓無數人血壓飆升。
人民日報的犀利痛批“轉人工客服,少打彎彎繞繞”,瞬間引發網友集體共鳴。
智能客服本應是提升服務效率的工具,如今卻成了讓老百姓深惡痛絕的“罪魁禍首”,是時候揭開其危害,呼吁人工客服迅速回歸,讓服務重新充滿溫度。
01、當代人血淚史:和AI客服的“雞同鴨講”拉鋸戰
智能客服三件套:廢話文學、復讀機、迷宮導航
在與智能客服的交鋒中,消費者常常陷入“雞同鴨講”的困境。
當用戶想要查詢話費,得到的卻是“親,現在充值滿100送10元哦~”的套餐推薦;
投訴物流問題,智能客服只會裝傻充愣地回應“已記錄,請耐心等待處理”;
而想要轉接人工客服,更是如同進入迷宮,需要點擊6級菜單、聽完800字語音提示,甚至排隊2小時后,得到的卻是“坐席全忙,請掛機重試”。
有實測數據顯示,在22款APP中,轉人工平均需跨6級菜單,等待超2分鐘。
網友無奈調侃:“以前是‘按1轉人工’,現在是‘按1開始生氣’!”這種答非所問、反復拖延的服務,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嚴重消耗了用戶的時間和耐心。
數據觸目驚心:客服不暢成投訴重災區
從數據來看,智能客服引發的問題已不容忽視。2024年電商領域智能客服投訴暴增56.3%;今年“五一”假期,上海超五成消費投訴指向“客服消失術”。
對于老年人來說,智能客服更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他們聽不懂方言,按鍵稍有錯誤就需要重新操作,甚至連表達不滿都找不到途徑,真正陷入了“連生氣都找不到入口”的尷尬境地。
智能客服不智能,人工客服找不到,企業的這種做法就像是在和消費者玩“客服版密室逃脫”,讓用戶苦不堪言。
02、企業小算盤:用AI省錢?小心省了芝麻丟了西瓜!
降本增效?分明是“降智增氣”
企業引入AI客服,本意是為了降本增效,然而實際效果卻適得其反。在很多情況下,企業在銷售階段展現出“人工甜心”般的熱情,一旦進入售后環節,就變成了“AI裝死”。
由于數據庫陳舊,智能客服常常答非所問,甚至出現“用機器人冒充人工”的情況。
網友憤怒吐槽:“這哪里是客服,分明是氣人專用系統!”企業雖然節省了人工工資成本,但卻失去了消費者的口碑和信任,這種得不償失的做法,實在是算錯了賬。
流程設計“反人類”:把用戶當AI訓練師?
部分企業在智能客服的流程設計上,刻意隱藏“轉人工”入口,仿佛要逼用戶“自生自滅”。
對于老年人和方言用戶來說,他們聽不懂復雜的語音提示,一旦按錯鍵就需要重新開始,這無疑給他們的使用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轉人工難不是技術問題,是服務誠意問題!”企業的這種做法,無異于把用戶當成了AI訓練師,但消費者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陪企業“練級”。
03、破局指南:讓客服回歸“服務”本質
一鍵轉人工:給老人、殘障人士開“VIP通道”
要解決智能客服的問題,企業可以借鑒一些成功案例。
例如中國移動推出的“滬語專席”,讓方言用戶能夠直接接通老鄉客服,大大提升了服務體驗;銀行APP通過優化菜單層級,實現1分鐘接通人工客服,告別了“按鍵馬拉松”。
技術本應是為人服務的,企業應該摒棄那些為難用戶的設計,為特殊群體開設“VIP通道”。
人機協同:AI處理簡單問題,人工解決復雜訴求
合理的客服模式應該是人機協同。對于查余額、改密碼等簡單問題,AI可以快速響應;而對于投訴、理賠等復雜訴求,則由人工無縫接入處理。
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高效解決問題的目標。AI和人工并非對立關系,而是服務用戶的隊友,企業不應將其演變成“宮斗劇”。
提升人工比例:客服是口碑投資,不是成本
隨著市場對客服需求的增加,多地已將客服列為“緊缺職業”。企業應該認識到,客服不是成本,而是提升口碑的重要投資。
網友甚至呼吁:“客服工資從我交的罰款里出,行嗎?”這反映出消費者對優質客服服務的迫切需求。企業不能只看到眼前節省成本的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的口碑建設。
04、人民日報喊話:少點套路,多點真誠!
中辦、國辦已印發文件,要求整治“智能客服糊弄人”亂象。真正的智能,應該是讓技術充滿溫度,做到“快接、快辦、辦成、辦好”。
再先進的技術,也比不上一顆真誠服務的心。客服作為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最后一道橋梁,絕不能變成“斷頭路”。企業應該積極響應政策,以真誠的態度提升客服服務質量。
05、妙手物語:花錢來享受,不是買受氣
企業們,是時候清醒過來了!消費者不是“韭菜”,而是能夠“用腳投票”的上帝;客服不是企業的“成本負擔”,而是關乎口碑的命脈;智能客服也不應成為逃避服務責任的“擋箭牌”,而應是服務的得力助手。
只有少一些彎彎繞繞,多一些真誠高效,才能讓消費者敢花錢、愿花錢。
下次再遇到智能客服的困擾,不妨試試這三句“保命口訣”:“遇事不決,怒喊‘轉人工’!”“AI聽不懂?那就罵到它轉人工!”“企業不改進?12315見!”
畢竟,我們花錢是來享受服務的,而不是來受氣的。期待人工客服早日回歸,讓服務重新充滿溫暖與關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