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悄然走完,備受關注的高考也終于畫上句號,隨之而來的查分環(huán)節(jié)更是牽動人心。這個時候,有人欣喜若狂,有人黯然神傷,社交平臺上各種話題層出不窮。尤其是一些短視頻平臺,記錄了不少家庭在看到分數(shù)時激動不已的瞬間。就在四川的一所學校里,成績公布的一刻,全場都沸騰了。這個班一共23人,其中22人都突破了600分的大關。這已經是相當亮眼的成績了。
更讓人驚訝的是,班上還有一位女生,考了462分,卻引發(fā)了更大的關注,甚至她還有機會在清華和北大之間自由選擇。這是怎么回事?**全班最低分,清北隨便挑**想必大家都知道,在許多學校里,都會設立一些專門的實驗班或重點班,這些班級的學生往往都是成績優(yōu)異的“尖子生”。學校設立這樣的班級,一方面是希望他們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提升學校的整體聲譽。當這樣的班級公布高考成績時,自然會引來更多目光的關注。在四川宜賓東辰學校就有這樣一個重點班,他們在等待成績揭曉的時候,心情既緊張又興奮。
這個班級共有23名學生參加高考,除了一個女孩外,其他人都達到了600分以上的高分。成績出來的那一刻,老師和同學們都激動不已。因為這樣的表現(xiàn)不僅讓學校感到驕傲,也讓這個班級實至名歸地被稱為“學霸班”。但在這個全員高分的班級里,唯有一個女生的成績只有462分,跟其他同學相比,確實有些差距。
然而,老師們得知她的分數(shù)后,并沒有失望,反而更加驚喜。這位女生名叫劉峽君。按照常規(guī)的錄取標準來看,這個分數(shù)可能只能進入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就讀。但對于劉峽君來說,清華、北大這類頂尖學府卻主動向她拋出橄欖枝。
為什么她能有這樣的待遇?其實,劉峽君這次的成績遠超她的預期,這也讓她自己都感到意外。很多人不禁好奇:她到底有什么特別之處?為何能吸引頂級高校的目光?接下來就為大家揭開這位“低分狀元”的神秘面紗。**以上資料來源于:2025-06-26 封面新聞官方賬號《全班23人22個600分以上 ,她462分成了“顯眼包”?班主任揭秘》**
**這個女孩不簡單**如果你對劉峽君這個名字不太熟悉,那可能是你沒怎么關注體育賽事。其實在田徑圈,她可是響當當?shù)娜宋铩男?,劉峽君就展現(xiàn)出極強的運動天賦。小學階段就開始接受專業(yè)的田徑訓練。出生于2000年的她,在小學時期就在百米賽跑中嶄露頭角。憑借驚人的爆發(fā)力和天生的速度優(yōu)勢,她成為全校第一個在女子100米比賽中突破13秒大關的選手。
從那時起,這顆體育新星的種子就已經悄然發(fā)芽。隨后,她順利進入了四川省田徑隊,在這里,她不斷打磨自己的技術,提升競技水平。2020年,她在省青少年田徑錦標賽上奪得女子100米冠軍和200米亞軍;三年后,她代表中國隊參加了第20屆亞洲U20田徑錦標賽,在女子4×100米接力決賽中與隊友一同摘得金牌;緊接著,她在全國U20田徑錦標賽中再次奪冠,不僅拿下女子100米第一名,還在4×100米接力賽中為團隊贏得金牌;到了今年,她的狀態(tài)依舊火熱,在全國田徑大獎賽中跑出了個人最佳成績——11秒55,并在青島站幫助團隊再度奪冠。
這一連串的榮譽背后,是日復一日高強度訓練的堅持,是無數(shù)次摔倒后再爬起來的努力??梢哉f,她完全配得上“高水平運動員”這個稱號。對于這樣級別的運動員來說,高考也有相應的特殊政策支持。由于他們將大量時間投入到訓練和比賽中,學習文化課的時間相對較少,因此國家對他們的文化課要求也會適當放寬。據(jù)相關政策規(guī)定,只要達到所在省份本科線的65%,就可以申請?zhí)卣?。而劉峽君所獲得的462分,已經遠遠超過這個標準。
也就是說,這個看似普通的分數(shù),在她身上卻成了一張通往名校的通行證。**以上資料來源于:《劉峽君》百度百科****“特招”公平嗎?**在一個平均分接近600分的重點班里,劉峽君的462分確實顯得格外突出。但這對她來說,已經是超常發(fā)揮,足以讓她在名校之間自由選擇。不過,當她的故事被傳到網(wǎng)上后,網(wǎng)友們的看法卻出現(xiàn)了明顯分歧。
有不少人質疑:“高考這么難,別人寒窗苦讀十幾年才考上理想大學,她只考了不到500分就能進清華北大,這對其他人公平嗎?”在這些人看來,這種特招制度似乎打破了高考的公平性原則。
但其實,這種觀點并不全面。因為從另一個角度看,特招制度恰恰體現(xiàn)了另一種形式的公平。試想一下,那些運動員每天要進行高強度訓練,風吹日曬、汗水濕透衣背,幾乎沒有時間靜下心來復習功課。而普通學生則可以安心坐在教室里,專注于文化課的學習。
兩者付出的方式不同,努力的方向也不一樣,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而且,特招名額和普通招生是兩條完全不同的路徑,互不干擾,也沒有搶占普通學生的資源。此外,像劉峽君這樣的頂尖運動員非常稀有,培養(yǎng)一名優(yōu)秀運動員的成本極高,成功幾率也非常低。
正因如此,高校愿意通過特招方式吸納這類人才,也是為了推動教育多元化發(fā)展,鼓勵不同領域的優(yōu)秀人才成長。有網(wǎng)友評論說:“如果你覺得不公平,那你也可以去練體育啊?!碑斎?,前提是你要能承受每天數(shù)十公里的跑步訓練,忍受肌肉拉傷、關節(jié)疼痛等身體上的折磨,還要面對幾乎微乎其微的成功概率。
所以,所謂“公平”,并不是單一的標準,而是要看每個人是否得到了適合自己的發(fā)展機會。**結語**劉峽君的故事告訴我們,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也不是唯一衡量一個人能力的標準。她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了,無論是在跑道上還是考場中,她都能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高考的多元錄取機制,正是為了讓每一個努力的人都有機會發(fā)光發(fā)熱。真正的教育公平,不是所有人都走同一條路,而是給每個人提供屬于自己的舞臺。劉峽君就是這樣一位在不同舞臺上都閃閃發(fā)光的人。她的成功,值得我們尊敬與學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