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治登基
公元649年5月26日,李世民在翠微宮內因病去世,結束了他近四十年的輝煌一生。李世民臨終時,竭盡全力為兒子李治鋪路,甚至不惜自毀形象,以莫須有的罪名將李勣貶出京城。但此時的李治,卻宛如一只單純的小白兔,唯有抱著舅舅長孫無忌的懷抱,痛哭流涕。
長孫無忌看著李治哭得無力,耐心地扶住他的雙肩說道:“太子——不,皇上,您現在已經是皇帝了,能不能先不哭,咱得趕緊處理正事!”李治還是一臉茫然,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長孫無忌無奈,只能親自安排后續事宜。不久,程咬金帶著一隊精兵來到了皇宮,護送李治回宮準備登基典禮。
在這個特殊時刻,皇宮的安全事務完全由程咬金負責,這也是李世民臨終時的安排——他為此留下了墓碑證明。程咬金,雖然在之后的西突厥征戰中屢次作惡,給大唐的名聲帶來污點,但他當年為李治守護宮廷安全的舉動,卻使得李治在后期得以寬容對待。畢竟,程咬金與李勣都來自瓦崗起義勢力,和長孫無忌一脈水火不容,李治要對付長孫無忌,必須要與這些人合作。
李治這時看似無害的小白兔形象,實際上可能更多是裝傻。畢竟在李世民還活著的時候,李治就已經偷偷與武則天有了私情,甚至成功隱瞞了父親,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出來的。果然,五天后的6月1日,李治正式登基成為大唐的新帝。這個日期如今看似純潔而歡樂,但若從李治的角度來看,就顯得頗具深意——“長不大的孩子”最終也在這一天成為了皇帝。
雖然大家常拿李治的性格開玩笑,稱其為不懂事的小白兔,但長孫無忌心里恐怕最清楚,李治并非像表面上那么單純。
二、矛盾的由來
李世民臨終時,為李治安排了“兩個半”托孤大臣:親舅長孫無忌、名將褚遂良和半個李勣。李世民一直對瓦崗勢力心存戒備,因此他特意將李勣貶出京城,并通過這一舉動觀察其反應。李勣果然沒有反叛,李治依照父命將其召回,重任“左仆射、同中書門下三品”,成為大唐政權的一員。
在李世民的安排中,如果大唐是輛車,李治則是坐在車內的駕駛員,長孫無忌和褚遂良是車輪,而李勣則處在后面推車的角色,負責保護這輛車不受攻擊。這本是個精妙的布局,可問題是,李治并沒有那么容易掌控大唐這輛車。
剛登基時,李治顯然有些懵懂,依賴著“車輪”的慣性前行。可隨著時間推移,李治逐漸意識到自己其實控制不了這輛車,矛盾也隨之而生。比如“房遺愛案”爆發后,長孫無忌利用此事擴大化,借此機會除掉異己,甚至將李恪往事翻了出來,李治開始感到事情不妙,忍不住哭泣求情,想要放過李恪。
但長孫無忌并不答應,反而在“為了你好”的借口下,親手將李恪處死。李恪臨刑前憤怒大喊:“長孫無忌竊弄威權,害良善,宗社有靈,必當族滅!”李恪雖是隋煬帝的女兒楊妃所生,但在李唐內部,庶出之人再強大也不能威脅到嫡長子地位。李治最大的威脅是李泰,而李泰此時已經失去爭位的機會。
此時的李治,雖然已經坐穩了皇位,但如果繼續殺掉李恪,不僅毫無意義,還可能被誤解為弒兄之罪,名譽上難以挽回。因此,李治決定更換“車輪”,但不能過于激烈地操作,避免翻車。那么,李治接下來要如何調整呢?
三、腹黑的李治
李治決定通過一個“顛覆性事件”來制動局勢,這就是著名的“李治廢后”事件。當時,武則天雖然已被李治從感業寺接出,但還面臨著一定的阻力。對于長孫無忌等人來說,李治的沉迷美色或許能夠讓他們松口氣,認為他無心政事。但李治卻突然決定廢掉王皇后,改立武則天,這一舉動無疑是一次劇烈的顛覆。
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幾乎將所有力量集中在阻止這一變動上,但李治卻出人意料地找到了關鍵人物——李勣。李勣若支持李治,那么整個局面就能實現制動,李治也可以更換“車輪”而不會翻車。最終,李勣一句“此乃萬歲家事,何必征詢他人意見?”為李治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隨著李治成功廢除王皇后,改立武則天,長孫無忌的勢力逐漸瓦解,褚遂良被迫出京,李治的控制力愈發強大。這時,他開始啟用程咬金和蘇定方等猛將,成功擊敗西突厥,為李治的權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李治不再是那個“長不大的孩子”,他展現出比父親李世民還要精明的政治手腕。李世民的霸氣與自信不再,李治則以更加腹黑與權謀的姿態,帶領大唐步入了新的巔峰,疆域最大。與長孫無忌的斗爭中,李治取得了徹底勝利,雖低調,但他的威懾力不容小覷。
四、遺言賣了大唐
李治為何如此依賴武則天?這一切都源于李治在33歲時突發風疾。這種疾病一旦發作,便會導致“風眩頭重,目不能視”。此時,李治正面臨著兒子還小,自己卻日漸病弱的困境。李治深知“外戚”所帶來的危險,唯有武則天能夠真正讓他放心。于是,從此,李治的政務幾乎完全依賴武則天。
隨著李治的病情加重,武則天的權力愈加穩固,開始掌握朝廷的政務,逐漸成為李治的政治后盾。李治雖然開始懷疑武則天的霸道行為,但也無可奈何。某次,李治寵愛武則天的姐姐韓國夫人和外甥女魏國夫人,結果韓國夫人突然消失。此舉激怒了李治,他試圖廢掉武則天,但此時的武則天已經深深掌控了朝廷,李治只能無奈屈服。
就在李治生命進入倒計時時,他發布了遺詔,要求七日內安葬,太子繼位,并限定了太子的權力。這份遺詔實際上將大唐的命運交到了武則天手中,并賦予她“一票否決權”。李治的這一決定,最終讓武則天得以篡位,建立了周朝,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
李治的遺詔,實際上就是“賣了大唐”,將皇權交給了武則天,開啟了大唐的另一個歷史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