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特阿拉伯紅海沿岸,一座名為“LSA Jenkins”的美軍新軍事基地悄然浮出水面,坐標定位為北緯24.22619°、東經38.24876°。這個地點可謂精挑細選:遠離伊朗短程導彈射程范圍,視線卻直指西方,劍指蘇伊士運河、北非乃至整個東地中海地區。這里,MIM-104“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與AN/TPY-2 X波段雷達已部署就位,配套設施也迅速擴建,包括彈藥庫、維修車間以及大量野戰帳篷,整個紅海航道頓時風聲鶴唳。
紅海是全球12%貿易和30%集裝箱運輸的“水上高速公路”,而基地正處于紅海最窄、最敏感的地段——巴布·曼德海峽北端,距離胡塞武裝頻繁發動襲擊的范圍僅一步之遙。“愛國者”系統能探測400公里外的目標,AN/TPY-2雷達甚至能預警數百公里外的彈道導彈軌跡。若再加上有可能部署的“薩德”系統(THAAD),LSA Jenkins儼然是一座高科技空中堡壘。
美國此舉,不單是為了護航,更是戰略布局。伊朗若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將有近五分之一的全球原油運輸受阻,油價或飆至150美元以上。盡管新基地不在霍爾木茲附近,卻可以從西線牽制伊朗動作——利用雷達捕捉其快艇或導彈動向,以“愛國者”系統提供遠程攔截,形成牽制效應。換句話說,LSA Jenkins是美軍在紅海布下的一顆“暗子”,專治胡塞襲擾,警告伊朗勿輕舉妄動。
胡塞武裝并未沉默。2025年2月,他們發射導彈攻擊以色列機場,造成紅海航運大亂。蘇伊士運河航運量從2023年11月的2068艘銳減至2024年10月的877艘,運價暴漲,人道物資堆積如山。LSA Jenkins在此關鍵時刻顯得尤為重要——不僅擁有多層防空能力,更可快速出動支援紅海航線,一旦胡塞再度挑釁,導彈3秒即可升空攔截,“昆薩-2”導彈根本無法穿透其防線。
但這座基地也暴露在聚光燈下。2024年伊始,胡塞無人機炸毀沙特油田,讓人意識到:哪怕擁有最先進雷達與防御系統,LSA Jenkins依然是眾矢之的。沙特與埃及雖支持美軍設點,但對伊朗與胡塞而言,這座基地正是他們眼中的“戰略釘子”。一旦沖突全面升級,LSA Jenkins勢必首當其沖。
背后還有更深的戰略博弈。沙特2024年向美軍提供了50億美元額外軍事支持,而埃及控制著蘇伊士運河。LSA Jenkins正好卡在兩者之間,一旦局勢緊張,可以快速投送兵力支援非洲之角或東地中海。美以2025年6月聯合空襲伊朗核設施之后,這座基地的存在感飆升——從最初的“野戰據點”,迅速升級為美國在中東的重要前沿基地。
如今,紅海已經成了全球關注的地緣熱區,航道安危牽動世界經濟。LSA Jenkins不再只是個坐標,而是一枚正在醞釀力量的戰略棋子。從彈藥運輸到全天候雷達運作,從承包商晝夜施工到士兵整裝待發,這個基地正一步步將紅海變成美國主導的“空中火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