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危重時,還有必要繼續治療嗎?
病情發展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2023年4月11日,左先生在神馬集團總醫院接受了胃腸間質瘤切除手術。術后恢復情況良好,然而一年后復查時發現腹腔內出現轉移病灶。
在醫生建議下,左先生開始服用靶向藥物格列衛。期間聽聞秦皇島有位中醫擅長治療肺部疾病,便前往嘗試中藥治療。
2025年2月22日的復查結果顯示:肝內多發低密度病灶、腹腔及腹膜后多發軟組織結節較前增大增多、新發腹盆腔積液......這表明靶向藥物已產生耐藥性,病情持續進展,左先生不得不停止用藥,同時也中斷了中藥治療。
面對這種情況,醫生建議嘗試二代靶向藥物,若無效再換用三四代藥物。但家屬認為:"這種方案不太可靠",因而沒有采納。
鄰居的親身經歷
鄰居張阿姨得知情況后,建議他們嘗試中醫治療:"不必舍近求遠去秦皇島,咱們河南鄭州就有好中醫"。
左先生的妻子回憶:"張阿姨當年是被擔架抬來看病的。她患乳腺癌,經過手術化療后出現嚴重并發癥,昏迷四天,下肢癱瘓半年無法翻身。當時連她最好的朋友都勸家人放棄。后來找到袁希福院長,服用中藥五天后退燒,三個月后逐漸能走路......"
如今13年過去了,張阿姨情況如何?"她現在很好,每天都能騎電動車出門。"左先生的妻子說道。
治療的價值與希望
受到張阿姨案例的鼓舞,2025年2月24日,左先生來到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尋求治療。
服用中藥后,左先生的腹痛癥狀明顯緩解,發作頻率從每兩三天一次減少到四五天一次,疼痛程度也減輕不少。
家屬表示:"用藥一個月后就看到了好轉跡象。胸部悶脹感消失,腹部變軟,后背疼痛也減輕很多。這些都是我們親身體會到的。"
2025年4月7日復診時,袁希福院長邀請左先生夫婦分享治療經歷,以此鼓勵其他患者。
袁院長強調:"即使病情危重,治療依然具有重要價值。就像張女士的案例,如果當初選擇放棄,就不會有今天的康復。"
"我想說的是:自助者天助。無論病情多么嚴重,只要不放棄就還有希望。其次,當現代醫學手段用盡時,我們祖先留下的中醫智慧仍能為患者帶來康復的機會。這不是我個人醫術有多高明,而是中華傳統醫學的寶貴財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