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罹患尿毒癥的江女士突發腦出血,危急時刻求助于海軍第九〇五醫院腎臟病科,經過近一個月的救治,患者轉危為安。
時間回到今年4月初。這天,做完血液透析的江女士回到家中不久,家人就發現了她的異常——一側肢體出現了偏癱。面對這一緊急情況,江女士的家人立刻撥打了120,將其送至居住地最近的醫院搶救。
在當地醫院,醫生診斷其為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腫,并發肺部感染,病情危重。
“我們沒有十足的救治把握,你們還是尋求更大的醫院治療吧!”面對醫生的遲疑,江女士在家人的陪伴下又輾轉滬上多家醫院,卻因床位緊張、手術風險高等問題一度陷入了絕望。
此時,江女士的兒子突然想起母親曾經在海軍第九〇五醫院接受過保腎治療,于是抱著最后的希望撥通了醫院腎臟病科主任陸春來的電話。簡單了解完江女士的情況,陸春來回復:馬上來住院!
入院后,江女士病情復雜,顱內水腫、繼發性癲癇、肺部感染等一道道難關接踵而至。
陸春來介紹,腦出血的病人如果腦水腫非常嚴重,或者是大面積腦出血,很容易造成腦疝,而腦疝脫水治療的核心目標是快速降低顱內壓(ICP)、減輕腦組織移位,主要手段就包括滲透性脫水劑、利尿劑的使用,但尿毒癥患者本身就沒有小便,這成為了江女士治療過程中的難點之一。
腦出血患者一般不宜進行抗凝治療,因為這可能會加重出血。而作為尿毒癥患者的江女士在接受透析治療時,則需要使用抗凝藥物來防止血液在透析器中凝結,在抗凝藥品使用上的矛盾成為了患者治療中的第二個難點。
在之后近一個月與疾病拉鋸的過程中,陸春來帶領腎臟病科團隊結合患者癥狀體征、臨床指標,精細評估和動態調整治療方案,并聯合神經內科、感染科等多學科討論,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爭分奪秒搶救生命。
醫生們晝夜堅守,細致觀察江女士的病情變化,及時調整用藥方案,確保治療精準、有效;腎臟病科與血透室全體醫護人員通力協作,通過聯合查房,不斷優化治療方案與護理細節;護理團隊嚴密巡視,確保透析通路、管路通暢安全,定時翻身、擺體位,防止墜積性肺炎與壓瘡;治療間歇,醫護人員還會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心理疏導,化解他們的焦慮與不安,傳遞信任與希望……
“患者腦出血處理好,一側肌力漸漸恢復,可并發癥襲來,出現腦梗,又陷入了昏迷,我們就調整用藥,使用小劑量抗凝劑,逐漸又使患者恢復了神志。”回憶江女士的救治過程,陸春來用了跌宕起伏來形容。
努力的堅守過后,是甘之如飴的回報。經過一系列精準、系統的治療,江女士最終脫離生命危險,身體各項功能逐步恢復,最終康復出院。
“感謝醫生,他們不僅是雪中送炭,更是在絕境中托起了我母親的生命。”幾天前,江女士在兒子的陪同下,將寫有這些文字的感謝信和錦旗送到了海軍第九〇五醫院,而此時的江女士已經可以正常行走。
圖片來源于海軍第九〇五醫院
撰稿:趙 立
編輯:畢揚靜
責編:王 博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