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和伊朗剛停戰不到兩天,以色列又突然開火了,對黎巴嫩南部進行轟炸。
以色列為什么又開戰?
根據消息人士的說法,一方面因為美國大量援助,彈藥太多。另一方面,內塔尼亞胡認為,只有持續的打擊才能起到震懾作用。
顯然,以色列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轟炸真主黨,最終意在伊朗。
特朗普在北約峰會上談到以伊沖突,是這么說的,“他們打了一場大仗,就像兩個孩子在學校里打架一樣。他們打得天昏地暗,你阻止不了他們,讓他們打個兩三分鐘,然后就很容易勸阻了。”
然而,以伊雙方雖然被特朗普強制?;?,但問題顯然沒解決。
停火后,伊朗防長立刻飛到青島,參觀軍艦,并求東大主持公道。同時伊朗議會決定,暫停與國際原子能組織的合作。
伊朗不放棄核計劃,這是以色列最恐懼的地方。
內塔尼亞胡突然開始轟炸黎巴嫩真主黨,表面上是打擊以色列北方宿敵,但實際上:
1、通過打擊真主黨給背后的伊朗施壓。
2、延續戰爭狀態,迎合國內右翼強硬分子,避免下臺遭清算。
3、拖著美國持續輸血。
目前伊朗休戰等著美國核談判,敘利亞政府已經倒臺,哈馬斯偃旗息鼓,南邊的胡賽武裝離得遠,以色列要開火,第一目標就是黎巴嫩真主黨。
說起黎巴嫩真主黨,那可謂是以色列的眼中釘肉中刺。
1982年,黎巴嫩爆發內戰,以色列趁機入侵,史稱第五次中東戰爭。
這場戰爭以色列雖然獲勝,但也親手催生出了一生的夢魘:黎巴嫩真主黨。
這個黨派主要是在戰爭中流離失所的南黎巴嫩難民組成,最高目標就是趕走以色列侵略者。
伊朗革命衛隊還專門派隊伍去幫助他們搞軍事訓練,然而在伊朗手把手的教導下,真主黨武裝差點被團滅。
他們只好請教了遠在東方的“專業人士”——朝鮮。在專業的指導下,黎巴嫩真主黨經過18年的艱苦抗戰,在2000年終于把以軍趕走,光復了絕大部分國土。
2006年,以色列再次發起黎巴嫩戰爭,目的是鏟除真主黨,結果以軍被真主黨反殺。
開戰僅1個多月,4萬多現代裝備武裝的以色列軍隊,被山溝里當時只有1000多人的真主黨武裝打得丟盔棄甲。
真主黨能挫敗以色列,主要是兩個原因。
一是建立了抵抗型社會,全民皆兵,一旦發生戰爭,幾百萬南黎巴嫩人都是兵源。
二是組織結構的革新,不設指揮中樞,每個村建立黨組織,自由靈活(眼熟不)。
再就是,真主黨武裝的地盤處在什葉之弧的頭部位置,可以直接接受到來自伊朗的援助。
所以,以色列一直想把黎巴嫩真主黨除之而后快。隨著伊朗?;?,以色列覺得機會來了。
當初伊朗的蘇萊曼尼搞出來抵抗之弧,目的就是讓什葉抵抗力量化作一群蚊子,圍著一頭牛不停放血。
固然每次牛反擊都會殺死大量蚊子,但是只要蚊子放血到一定程度,牛就會因為失血死去。
這套理論在2006年的黎以戰爭得到了印證:以色列耗光了自己的精確制導彈藥,還是不能癱瘓真主黨的火箭彈發射能力。
雖然黎巴嫩平民傷亡更大,但是以色列平民承受損失的能力更弱,以色列只能主動停戰。之后真主黨聲勢大振。
在這套設想里,伊朗根本就不用直接戰斗,只要負責輸出革命和培訓人員,然后源源不斷給小弟們武器,讓他們去消耗以色列就行了。
現在的問題在于,美國下場了,不僅揍了伊朗,而且直接把自己的血管接到以色列身上。
一群蚊子圍著一頭藍鯨放血,帶頭大哥又扛不住,這個消耗戰就屬于重在參與了。
特朗普的意圖也很簡單,下場展示下肌肉,給以色列找回場子,然后就準備撤了, 不想成為以色列的血袋。
對于以色列來講,好不容易把美國逼下場,怎么能讓你輕易走人?最好的辦法,就是繼續開戰。
所以,眼前的黎巴嫩真主黨,就成了最合適的目標。
對伊朗來說,現在就很尷尬了,以色列在揍小弟,自己該怎么辦?帶頭大哥不是那么好當的。
以色列看著不絕如縷,結果小弟的血先耗盡。至于什么時候到自己,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