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以停火之后,特朗普突然對中國喊出一句話,“中國可以繼續(xù)進口伊朗石油了”,這讓全世界都一頭霧水,特朗普這是不打算制裁伊朗了?
(特朗普突然喊出,中國可以進口伊朗石油)
當?shù)貢r間6月24日,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上發(fā)帖,稱中國可以繼續(xù)購買伊朗石油了,他希望中國也能加大力度進口美國石油,如果能促成這事,他會倍感榮幸。
特朗普這話一出,很快引起了外界的熱議,因為這跟美國長期制裁伊朗的立場不符,特朗普這是允許他國進口伊朗石油了?
很快,白宮又出面找補稱,特朗普這話的意思是,伊朗沒有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是顧忌了中國的利益,因為中國是伊朗石油實際的最大買家。
白宮的另一名官員則表示,特朗普其實是在強調,由于他促成了伊以停火,伊朗才沒有封鎖海峽,否則將給中國帶來嚴重影響。
在伊朗放風有可能封鎖海峽期間,美方就已經多次渲染這一說法,聲稱“中國會是伊朗封鎖海峽后,第一個受到沖擊的國家”。
(特朗普將伊朗沒有封鎖海峽的功勞歸功自己)
所以說白了,特朗普這么說,有兩層意思,一方面是想套中國的話,想知道中國到底進口了伊朗多少石油?
另一方面,特朗普將中國可以繼續(xù)進口伊朗石油的功勞,都攬在自己身上了。
特朗普想傳達的意思是,正是因為他促成了伊以停火,伊朗才沒有封鎖海峽,中國又能通過海峽進口石油,確保了自己的能源安全,那么作為報答,中國是不是也要擴大進口美國石油呢?
對于特朗普的試探,6月25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fā)言人郭嘉昆只回了一句話:中國將根據(jù)自身利益,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
顯然特朗普的試探沒有任何結果,外交部用一句話就打發(fā)了。
五角大樓在《2024中國軍力報告》中,曾經統(tǒng)計了中國主要原油供應國中的前十個,然而其中沒有伊朗,反而還有美國,就排在第十位。
(中國前十的石油供應國)
從這份數(shù)據(jù)也能看出,中國多樣化、多渠道進口石油的戰(zhàn)略,不會把雞蛋放在一個籠子里。
俄羅斯排在首位,是因為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的路線最安全。中俄接壤,石油通過管道運輸,大部分情況下直接從俄羅斯進入中國,最多只涉及蒙古國這一個第三方。因此安全系數(shù)很高,不用擔心被其他國家卡脖子。
接著排在第二、第三和第四的沙特、伊拉克、馬來西亞則長期都跟中國友好,經貿合作緊密,我們在這幾個國家也進行了很多投資和進行基礎設施建設,跟這幾個國家的合作也比較穩(wěn)定。
至于美國排在第十,也很正常。
美國將我們視為戰(zhàn)略對手,我們自然是不可能將石油這么重要的能源命脈都放在美國手上。
再加上美國主要出口的是頁巖油,含硫量低,屬于輕質原油,油品沒有中東國家生產的原油好,也要不上價。只是作為貿易平衡需要,中國也必須買一些美國石油,但不能太多。
(美國出口的主要是頁巖油)
外交部的回應也是在告訴特朗普,我們未來會不會進口更多美國石油,得根據(jù)我們自己的節(jié)奏,按照我們的需求,不會因為特朗普的三言兩語就做出決定。
特朗普想要以“是他促成了伊以停火,所以霍爾木茲海峽才沒有被封鎖”為由,尋求中國的“報恩”,然而如果不是美軍親自下場,炸了伊朗三大核設施,伊朗方面又怎么可能考慮這一選項?
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對伊朗也沒有任何好處,所以特朗普一個“發(fā)起戰(zhàn)爭者”,還想充當“和平使者”,要中國的“報答”,簡直是異想天開。
特朗普的這番言論,是既想給自己貼上“中東和平締造者”的標簽,又想借機撬動中國的能源市場。但中方早已看穿這套把戲:能源安全不是交易籌碼,而是國家命脈。
(中方的回應直截了當)
中國的能源安全建立在多元穩(wěn)定的供應體系之上,而非某個國家的“恩準”。
外交部那句“根據(jù)自身利益采取合理措施”的回應,既是對美方試探的冷淡回絕,也再次表明了中國在能源戰(zhàn)略上的清醒——不會因任何國家的施壓或利誘而動搖。
我們的能源命脈,以前、現(xiàn)在、未來都會牢牢緊握在自己手里,任何國家想要動歪心思,那都得問問解放軍答不答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