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日本參議院選舉打破了兩項紀錄。
一是,東京氣溫高達34攝氏度,為日本國會參議院選舉史上最熱的投票日;另一項被打破的紀錄是,執政黨自民黨自1955年成立以來,首次在國會眾參兩院皆未能取得過半數席位。
但比歷史性慘敗更值得關注的是——日本社會正在分裂成“兩個世界”。
“日本優先”成為最大贏家
“日本的土地和房地產正在被外國人收購,難道不應該把國民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嗎?有越多的外國人來日本,偷竊和搶劫變多,我們就無法安居樂業了”。
1977年出生、曾是高中教師的神谷宗幣的街頭演講臺每天都人頭攢動。作為參政黨的黨魁,神谷宗幣經常以類似外國人政策作為開場白。他坦言自己的政黨不是仇外者,只是要把日本人放在第一位。
這個2020年剛成立的黨派成為最大贏家,根據已經開票的參議院選舉結果,其席位從原來的1席飆升至14席,而在影響力更大的眾議院也已經有了3個席位。
作為極右政黨,參政黨的主張包括“建立一個以天皇為主的和平國家”,反對全球化,呼吁修改憲法,鼓吹民族主義和排外政策,在經濟政策上則主張減稅。
從德國另類選擇黨到法國國民聯盟,民族主義和反全球化的思潮正在民主國家一波接一波掀起政治巨浪。日本,一向以政治穩定與社會溫和著稱的國家,終于也迎來了自己的“優先時刻”。
特朗普“分裂”了日本
石破茂上臺還未滿一年,為什么執政之路就變得如此艱難?綜合來看,其困境并非偶然,不僅是長期積累的結果,更有特朗普的“神助攻”。
首先,日本正經歷198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通脹危機。5月CPI指數同比上漲4.0%,連續6個月超過4%,大米、牛肉等食品價格漲幅尤為顯著,5公斤裝大米價格突破4200日元(約合218元人民幣)。
與此同時,日本民眾實際工資已經連續5個月同比下降,5月跌幅達2.9%,創近兩年最大降幅。這種現象直接導致民眾購買力萎縮,家庭消費支出持續低迷。
雖然,石破茂政府推出加薪計劃,承諾2025年實現“超越物價漲幅的工資增長”,并計劃向全民發放2至4萬日元現金補貼,但中小企業因成本上升普遍缺乏加薪能力,政府的補貼政策被批評為“撒錢式救急”,無法根本解決結構性問題。
更為雪上加霜的是,特朗普的關稅大棒也成了壓在石破茂身上的巨石。
特朗普政府7月宣布對日本輸美商品加征25%關稅(原為24%),并威脅若日本反擊則稅率可能疊加至50%。要知道,日本對美汽車年出口額達20萬億日元(占出口總額20%),涉及550萬就業崗位。豐田、本田股價應聲下跌超4%,日本GDP或因此下滑0.8%。
不再“躺平”的Z世代
這場選舉暴露的遠不止政治問題,而是一個國家的集體焦慮。
過去,日本年輕人總被貼上“不婚不育”、“低欲望”等等標簽,但這次選舉,43%的參政黨支持者是首次投票的年輕人。
參政黨黨首神谷宗幣的一條短視頻“外國人領走你的養老金”,播放量突破2億?!霸谌胀鈬苏加靡话敫@?,盡管官方數據證明,外國人僅占福利領取者的3%,但這條謠言仍在社交媒體群瘋狂傳播。
這些年輕群體面臨著主食價格上漲、工資多年沒有增長,還要為越來越龐大的高齡人口承擔社會保障而心懷不滿,他們也看不慣日本對美國過度依賴,而這些訴求正好就是參政黨的主張。
畢竟,焦慮需要出口,而責怪“外人”比反思政策更容易。
日本會“一路右轉”嗎
參政黨的“日本優先“口號,很容易讓人想到特朗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
兩者都善于利用民眾的不滿情緒,都主打"本國優先"的民粹主義牌,試圖通過簡單化的解決方案來應對復雜的社會問題。
不過,對于“日本版的特朗普“這一稱號,神谷宗幣本人卻不太認同,他說參政黨不會在各個方面都模仿特朗普,會走出一條符合日本國情的道路。
至于參政黨是否能在未來發展為類似德國AfD或法國國民聯盟那樣的全國性勢力?目前言之尚早。
首先,日本的選舉制度對小黨較為不利,比例代表制下的門檻高,加上地方組織薄弱,可能制約其長期擴張。其次,參政黨的政策極端性可能也會成為其“天花板”——例如徹底限制外籍勞工在現實中幾無可能,修改憲法也面臨議會三分之二多數門檻的限制。
“日本優先”聽上去激進,但它本質上是一個社會焦慮的符號,是對不平等、停滯與身份不安的回應。這次選舉不僅是執政黨的保衛戰,更是一場關于未來日本“主流價值”的選擇。
編輯: 秦揚軻
責編: 趙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