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每當到了夏季,高溫頻頻,雨水泛濫,野外五毒橫行,尤其是毒蛇時不時都能看到它們的足跡。據《禮記·月令》記述,每年農歷五月開始,陽氣由盛轉衰,陰陽交侵,毒蟲出沒、瘟疫流行。這也是為什么在古代嶺南地區(兩廣、福建一帶)被人們視為“毒瘴之地”的原因。
而我們端午節之所以要掛艾草、插菖蒲、薰蒼術、喝雄黃酒,歸根結底就是驅毒蟲、解瘟疫。據《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初五,采艾以為人形,懸于門戶上,以禳毒氣”。那么問題來了,如果我們在戶外活動不小心被毒蛇咬傷了該怎么辦呢?牢記3要2不要原則,可保性命無憂!
什么是二不要,當我們被毒蛇咬傷時。一不要劇烈活動,這是因為毒蛇咬傷我們的同時,它的毒液已經注射到我們的血液當中。如果我們驚慌失措或者劇烈的跑動,會加速血液流動,導致毒蛇的毒液流遍全身,這是不可取的。最好的原地不動,減少血液循環。
二不要盲目用嘴去吸蛇毒、擠傷口或者扎死繩。特別是捆綁,非常的有講究,需要松緊有度,不然很容易導致被捆綁的一端壞死,嚴重的甚至會直接截肢。更不要采取火燒、放血、割除傷口等自殘的操作,不可取。
說完二不要,再來說說什么是三要。首先我們被毒蛇咬傷之后,已經中毒。不要害怕,勇敢的直接將咬你的毒蛇抓起來或者打死,再不濟也要記住它的模樣,最好是用手機拍下來。這樣到達醫院的時候,醫生可以第一時間找到匹配的蛇毒血清。二要立即找到水源,用大量的清水沖洗傷口,但是不要擠,傷口在水中,通常會持續流血,而不會愈合傷口,這樣可以讓部分毒液流出。
第三點,俗話說的好,三步之內必有解藥,其實克制毒蛇的植物是非常多的。例如蒲公英、七葉一枝花、半枝蓮、半邊蓮等等。尤其是半邊蓮,號稱“家有半邊蓮,敢與蛇共眠”,它具有很強的解蛇毒能力。如果被毒蛇咬傷之后,剛好附近有這種草藥,我們可以將它的葉子搗碎之后敷上等待救援。
現在野外比較常見的毒有菜花蛇、烏梢蛇、短尾蝮、竹葉青、舟山眼鏡蛇、金環蛇、銀環蛇、眼鏡王蛇、五步蛇、蝮蛇、烙鐵頭蛇等等。其中菜花蛇、烏梢蛇是無毒的,其它的蛇都是有毒的。另外告訴大家一個特點,那就是通常有毒的毒蛇,頭部是三角形,看起來就非常的不好惹。像遇到這種形狀的毒蛇,我們盡量遠離,別去逗它。
另外我們在戶外活動的時候,盡量保持手里拿棍子的習慣。俗話說“打草驚蛇”,遇到草叢我們可以先用棍子探路,蛇受到驚嚇之后,就會遠離了,可以進一步的規避危險。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里了。大家對于毒蛇咬傷還有其他更好的解決辦法,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見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