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預測中美戰爭:一旦開戰,中方不調動民間力量便難以取勝!未來,如果解放軍跟美軍真的打起來了,那結果會是怎么樣的,俄羅斯媒體做出預測,如果中國不調用民間力量,恐怕難以取勝,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就像抗美援朝的時候,全國老百姓勒緊褲腰帶捐飛機大炮,常香玉一個人就捐了一架戰斗機,那時候全國一共捐了3710架,全是真金白銀堆出來的。現在雖然不用捐飛機了,但道理沒變——打仗拼的是整個國家的家底,光靠正規軍可不夠。
就說臺海,美國軍艦三天兩頭來晃悠,俄媒們算過一筆賬,美國在亞太有1200多個軍事基地,日本、韓國、澳大利亞這些盟友能拉出430萬預備役,再加上美軍自己的200萬預備役,這陣勢確實嚇人。
中國這邊雖然現役軍人有200萬,預備役1000萬,民兵能動員1個億,但這些人得吃飯、得訓練、得裝備,全靠國家財政可扛不住。
俄媒舉了個例子,要是美國封鎖海路,解放軍的彈藥、糧食都得靠國內運,這時候民間船隊就得頂上。
2025年初,解放軍和民間船隊搞了次演習,幾百艘貨船、漁船跟著軍艦出海運物資,連外媒都拍下來了。要是真打起來,這些船就是前線的“移動倉庫”。
還有情報,美國在臺海周圍放了不少間諜設備,什么無人潛航器、監聽基站,專門偷咱們的軍事部署。福建有個漁民,2020年撈上來一個金屬盒子,交給國家一查,好家伙,是美國的間諜裝置。
后來他帶著村里人巡海,又發現了好幾次可疑東西,直接成了當地的“海防英雄”。俄媒算了一筆賬,中國沿海有幾十萬漁民,每人每天多撒一網,美國的間諜設備就得少一半。要是光靠國家安全部門,哪能盯得這么細?
還有網絡戰,2001年中美撞機事件后,中國紅客聯盟8萬人一起攻擊美國白宮網站,直接讓它癱瘓了兩個多小時。那時候還沒有5G、AI,就靠人海戰術都能鬧出這么大動靜。
現在更厲害了,華為的5G技術、大疆的無人機,平時是民用產品,戰時就能改裝成通信基站、偵查無人機。
俄媒提到,美國硅谷的科技公司和軍方合作緊密,像SpaceX的星鏈衛星,平時上網用,戰時就能給美軍提供通信支持。中國要是不把這些民間科技力量用上,在網絡戰里可就吃虧了。
俄媒還擔心中國的工業產能。美國打仗靠的是“全球供應鏈”,從日本造芯片、韓國造炮彈、澳大利亞運礦石,中國要是開打,這些供應鏈可能說斷就斷。
這時候就得靠國內的民營企業。比亞迪平時造汽車,戰時就能改裝生產線造裝甲車;寧德時代的電池廠,稍微改改就能生產導彈的儲能裝置。
2025年的數據顯示,中國民營企業已經參與了30%的軍工項目,像珠海紫燕的無人機、紅翼前鋒的戰斗機器狗,都是戰場上的“黑科技”。
不過俄媒也沒光唱贊歌,他們提醒中國,動員民間力量得注意三個問題。
第一是經濟壓力,打仗的時候工廠停工、運輸線中斷,2025年全球經濟本來就不景氣,中國要是開打,GDP可能掉好幾個點。
第二是組織難度,14億人不是說動就能動的,俄羅斯動員30萬人都鬧出不少亂子,中國要是動員1個億,得花多少心思管?
第三是美國的反制,美國可能會制裁中國的民營企業,凍結資產、限制技術出口,這時候就得靠國家政策兜底。
說到這兒,可能有人會問,美國就沒有民間力量嗎?當然有,但和中國不一樣。美國的民間力量主要是科技公司,像谷歌、微軟,他們和軍方簽合同,開發AI算法、網絡安全系統。
但這些公司是要賺錢的,美軍的訂單要是少了,他們就會轉向民用市場。中國的民營企業不一樣,像華為、大疆,雖然也是企業,但骨子里有家國情懷。
2025年,華為把5G技術授權給軍方,大疆把無人機的加密系統免費開放給邊防部隊,這些都是美國企業做不到的。
最后,俄媒說了句大實話:中美要是真打起來,誰都討不了好。美國得死10萬人、損失一半航母,中國得承受經濟倒退、人員傷亡,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中國要是把14億人擰成一股繩,美國絕對占不到便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