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樓機》席卷短視頻平臺時,恐怕連創作者利比自己都沒想到,這首被無數人吐槽“旋律簡單,歌詞直白”的口水歌,竟能像印鈔機般狂賺4000萬。
有人搖頭嘆息:“毫無藝術性,純粹是資本運作的產物!”
但地鐵里、校園中、聚會時,年輕人卻跟著魔性的節奏搖擺哼唱,停不下來。
這首歌背后站著強大的專業團隊,索尼音樂撐腰,加上某音某手等短視頻平臺的瘋狂加持,無數人翻唱模仿,播放量火箭般飆升。
《乘風2025》和《天賜的聲音6》等熱門綜藝也爭相邀請它登臺表演,流量如滾雪球般膨脹。
李榮浩推出《烏梅子醬》,在情人節期間席卷短視頻平臺時,樂評人丁太升直接開炮:“俗不可耐!”
他毫不留情地指出,這首歌副歌部分“一股濃郁的中國鄉土風摻雜著當下短視頻平臺的火爆元素就撲面而來”,更直言李榮浩“太知道那些短視頻平臺用戶的癢癢肉在哪了”。
《愛如火》的爆紅更是簡單粗暴,動次打次的DJ編曲配上蛋仔甩手舞,搭上熱門游戲《蛋仔派對》的東風。
主播們歇斯底里的罵戰意外帶火了這首歌,讓它成了網友玩梗發泄的絕佳載體。
平臺數據顯示,這首歌在某音的使用量超165萬次,話題播放量高達77億。
華語樂壇早已三分天下:懷舊老歌、偶像歌曲,還有某音神曲。
口水歌能爆紅絕非偶然,它們精準踩中了短視頻時代的傳播規律。
旋律要“無腦”洗腦,張洪量在80年代就參透了這個秘訣。
他精心創作的實驗專輯《祭文》賠得血本無歸,卻靠《你知道我在等你嗎》這樣旋律簡單、歌詞直白的情歌一舉成名。
這首歌的歌詞翻來覆去就是“莫名我就喜歡你,深深地愛上你”,卻成了表白神曲。
而在短視頻時代,一首歌的命運往往取決于能否在15秒內抓住聽眾。
這些歌曲配著短視頻出現,旋律抓耳,氣氛拉滿,編曲簡單到誰都能跟著哼兩句。
《跳樓機》正是如此,讓人“聽一遍就記住,聽三遍就會唱”。
流量游戲玩得溜。《學貓叫》刷新了大眾對華語樂壇的認知后,制作人們紛紛嗅到了商機。
《愛如火》爆火后,版權公司爭相模仿,翻唱版本滿天飛,同類型歌曲批量產出。
李袁杰的《離人愁》火遍全網,卻在節目中被華晨宇要求現場彈奏時傻了眼,他連基礎樂理都不懂。
當羅聰的《簡單的幸福》被質疑抄襲許嵩的《有何不可》時,他竟在某音回懟:“我比他火”。
而許嵩淡然回應:“蚊子咬我一口,我沒必要再去咬蚊子一口。”
打開某手,音樂類視頻發布量同比暴增42%,播放量增長45%。
2024年1-10月,版權方在平臺的結算收入同比提升36%以上。
口水歌背后是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每個環節都在賺錢。
短視頻平臺成為最大推手。
某音一年曝光超10億次的歌曲高達6208首,新歌數量比三年前增長33%。
某手推出“π計劃”,一年投入13億曝光和3000萬現金流量,推廣80多首歌,總曝光量450億。
年輕人把口水歌當情緒出口。
當《跳樓機》用淡淡的憂傷唱出迷茫與渴望,無數年輕人感覺“被懂了”。
“這歌雖然土,但好聽!”一條高贊評論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就像《愛如火》被抽象文化愛好者當作社交貨幣,在“土到極致便是潮”的狂歡中發泄情緒。
下沉市場撐起半壁江山。
丁太升批評李榮浩投機“小鎮青年、初中畢業的文藝骨干、想談戀愛但是談不著的那些打工者”。
這些被精英忽視的群體,用播放量和翻唱視頻將口水歌推上神壇。
打開音樂熱榜,十年前乃至二十年前的經典老歌依然霸榜。
王菲、周杰倫、孫燕姿的歌被翻來覆去地聽,而新歌榜單上的名字卻讓人陌生。
專業歌手開始向流量低頭。
當李榮浩這樣手握多項金曲獎的創作人也“向下兼容”,樂評人感到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悲哀。
“關鍵問題在于他是李榮浩,不是不知名的網絡歌手”,有網友一針見血,“大家期待的是歌手突破自己、引領審美,而不是同質化作品”。
音樂抄襲已成公開秘密。
“我正說這歌怎么這么好聽,原來是小時候就聽過的呀”,一條調侃抄襲的評論收獲無數點贊。
有人戲稱許嵩“都給人薅成午高了”,因為他的歌被抄襲次數太多。
可笑的是,實力派歌手竟被流量網紅“嫌棄”。
周傳雄參加綜藝時,坐在評委席的竟是選秀出身的孟美岐。
鳳凰傳奇這樣經久不衰的國民組合,也曾被網紅當眾嘲笑“太土了”。
口水歌能賺錢,但難成經典。
就像《烏梅子醬》作為情人節BGM火了一把,幾個月后卻幾乎從公眾視野消失。
而《青花瓷》中一句“天青色等煙雨”,方文山要鉆研汝窯燒制的傳說,思考“由黑暗變光明”的意境。
當《青花瓷》里“天青色等煙雨”的釉色美學,被“你淺淺的微笑就像烏梅子醬”的直白比喻取代,當鳳凰傳奇為證明自己“不土”而把歌寫得一年比一年難唱,
我們突然發現,遮羞布落下后的華語樂壇,正站在藝術與流量的十字路口。
每一次播放、分享、跟拍的選擇,都在為未來投票。
畢竟,4000萬收入背后,是無數拇指向上滑動的軌跡堆積的狂歡。
參考資料
1. 搜狐娛樂:《網紅口水歌《跳樓機》狂賺4000萬,華語樂壇遮羞布一點都沒了》
2. 百度百家號:《文藝觀丨口水歌泛濫,華語樂壇怎么了》
3. 流媒體網:《當短視頻成為音樂產業必選項》
4. 來特時代:《口水歌毀掉多少人的青春,華語樂壇倒退20年,究竟是什么原因?》
5. 360doc個人圖書館:《你知道我在等你嗎?口水歌的成功密碼》
6. Bilibili專欄:《短視頻重構音樂行業的這些年,如何緩解行業的增長焦慮?》
(小可 老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