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點點互動?又是SLG?又來一個爆款?
當Sensor Tower五月出海手游收入榜新鮮出爐,《Kingshot》這個有點陌生的名字赫然擠掉《崩壞:星穹鐵道》等大佬,直接空降Top 5,甚至在增長榜上坐火箭登頂時,估計不少同行和我一樣,眼鏡碎了一地。
圖源:Sensor Tower
三個月前,《Kingshot》剛露臉那會兒,業內可沒少“唱衰”。 “點點互動怕不是只會換皮吧?” “《無盡冬日》的套路還能玩第二次?”
結果呢?人家用實打實的單日狂攬240萬美金,月流水怒沖2800萬美金(約2億人民幣)的彪悍成績,啪啪打臉。
截至六月底,這游戲的累計收入已經閃電般沖破1億美金大關。這吸金速度,簡直像開了掛。
點點互動這次靠著《無盡冬日》和《Kingshot》這兩張王牌,硬是連續三個月在Sensor Tower的全球發行商收入榜上死死壓住一堆大佬,穩坐第二把交椅,就排在騰訊后面。
▌把“塔防”塞進SLG?這招有點狠
《Kingshot》憑什么這么火?說穿了,核心就一句話,把《無盡冬日》那套已經被全球玩家驗證過的成熟SLG骨架,硬生生塞進了一個《Thronefall》風的極簡塔防靈魂。
但別小看這“塔防”的引入,它可是解決SLG老大難問題的“妙手”。想想看,傳統SLG前期多勸退?建城、采集、等資源,憋半天才能打一架。
《Kingshot》上來就讓你爽,地圖上劃拉幾個防御塔、兵營,資源調配好,敵人一波波沖過來,你手指翻飛部署防御,甚至還能親自操控國王老爺子上陣砍人。
MOBA式的走位和技能釋放,瞬間就把戰斗的爽感和參與感拉滿了。這哪里還是慢熱的SLG,分明是披著策略皮的即時爽游。
點點互動管這叫“雙戰斗驗證系統”——前期塔防負責勾引(哦不,是吸引)泛用戶,門檻低、反饋快;等你主城升到6級,玩上頭了,再“圖窮匕見”,無縫切換到SLG的經典大地圖模式,PVP掠奪、聯盟大戰這些硬核玩法悉數登場。
題材上,點點也學精了。不再死磕《無盡冬日》的冰天雪地末世風,轉而搞起了色彩明快、畫風討喜的中世紀王國。
避免了“左右互搏”,買量素材也更好做創意,城堡、騎士、小怪獸,視覺沖擊力杠杠的。游戲里還有個挺有意思的居民系統,居民有技能,安排干活,還得操心他們的健康和幸福值,活脫脫把模擬經營的“養成感”也偷摸縫了進來。
點點互動,你這是要把“縫合怪”玩出花啊?
▌抄自己?也能抄成首富
《Kingshot》的火爆,背后藏著點點互動一套近乎“冷酷”的實用主義邏輯,不賭顛覆,專注“微操”。 他們沒去砸錢搞什么石破天驚的大創新,而是死死抱住《無盡冬日》這顆搖錢樹驗證過的底層框架——成熟的商業化(月卡、禮包、通行證一個不少)、穩定的養成線(升星、強化老套路),然后就在這個金飯碗里,小心翼翼地加入“塔防”這勺新調料,再換個中世紀的盤子端上來。
這招有多管用?看看點點母公司世紀華通2024年的財報就知道了,全年營收226.2億,暴漲70%多。點點互動自己就貢獻了將近150億,同比增速155%。
這恐怖的增量,幾乎就是《無盡冬日》單槍匹馬扛起來的。《Kingshot》現在走的,就是一條被前輩用鈔票鋪平的成功復制之路。難怪有人調侃:點點互動最成功的“創新”,就是學會了如何完美復制自己。
當然,點點也沒閑著吃老本。《代號:VC》、《代號:GA》、《代號:WS》… 光看這一堆神秘代號就知道,倉庫里還藏著不少新“縫合”武器呢。SLG、卡牌、模擬經營,各種排列組合,點點這是鐵了心要在“微創新”的賽道上一條道走到黑啊。
▌不“縫合”,毋寧死?
可見,《Kingshot》的成功,像一顆炸彈扔進了2025年本已殺紅眼的SLG賽道。“玩法融合”成了大家保命(賺錢)的唯一共識。
點點自己另一款《High Seas Hero》在試水“開箱玩法”;江娛的《Winter Lord》琢磨著怎么把“放置”和SLG擰一塊;
《High Seas Hero》
友塔更絕,搞起了“馴養恐龍”的原始人SLG…這年頭,不會玩點“微創新+快迭代”的組合拳,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做SLG的。
并且,題材上也卷出了新高度。海洋漂流求生(《Blue Odyssey》)、偶像女團養成(Tap4Fun的《Apex Girl》)…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廠商不敢縫。大家都在拼命逃離“三國、中世紀、喪尸”的老三樣,試圖用新故事吸引眼球。
《Apex Girl》
實際上,點點在買量上也是下足了功夫。《Kingshot》的廣告素材,直接把塔防的爽點懟到你臉上。
看玩家如何精心布置防御塔陣,瞬間消滅洶涌而來的敵人,這種即時反饋的爽感,和市面上那些還在播CG或者展示慢吞吞大地圖的SLG廣告一比,高下立判,效果拔群。
其次騰訊也沒閑著,SPARK 2025上亮出的《龍石戰爭》,直接喊出“主城即戰場”的口號。好家伙,以后建城不再是“交作業”,而是真刀真槍的戰術沙盤,城墻怎么擺都直接影響戰局。
這玩法要是成了,SLG的玩法深度和策略維度又得拔高一大截。看來,這場SLG的軍備競賽,才剛剛進入白熱化。
▌隱憂浮現,“縫合”的邊界在哪?
《Kingshot》風光無限,但咱也不能光吹彩虹屁。冷靜下來看,這游戲真就完美無缺?我看也不一定。
首先,最核心的塔防+SLG融合,真的做到位了嗎?有深度體驗的玩家吐槽,塔防玩法其實挺“薄”的,主要就集中在前期那點時間,更多是作為買量吸引用戶的“鉤子”。
到了中后期SLG階段,塔防的存在感急劇下降,跟大地圖策略的銜接總覺得有點生硬。這“縫合”技術,是不是還差點火候?
其次,PVP的對抗性和策略深度,跟《萬國覺醒》、《COK》這些老牌硬核SLG比起來,感覺還是偏弱。生存壓力不大,玩家間的摩擦不夠激烈,長線留存能不能穩住,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畢竟,SLG的終極戰場,永遠是玩家之間的勾心斗角。現在市場上有《Last War》、《Whiteout Survival》這些巨無霸壓著,后面江娛等廠也在測試類似的“Thronefall+SLG”產品,《Kingshot》的先發優勢能維持多久?
更關鍵的靈魂拷問來了,點點這套“用塔防等輕度玩法引流,用SLG內核留人”的模式,真的能長久嗎?為了吸引更多泛用戶,把門檻做低、前期做得更爽,這沒問題。
但吸引來的“輕量玩家”,有多少能真正轉化為愿意投入時間和金錢的核心SLG玩家?而為了照顧這些“新人”,游戲的策略深度、聯盟戰爭的復雜度、資源競爭的烈度,會不會被妥協、被稀釋?
這其中的平衡點,極其微妙,稍有不慎,就可能兩頭不討好。畢竟,SLG的核心魅力,終究在于深度策略和社交博弈帶來的長期沉浸感,光靠前期爽快感是留不住人的。
▌SLG的出路在哪?
玩法融合這條路肯定還得往下走,但融合的深度和方式需要進化。像《龍石戰爭》那樣,把城建直接變成戰場的一部分,加入更多UGC和立體戰術設計,或許是個方向。
融合不是簡單拼接,而是要產生“化學反應”,讓新玩法真正成為SLG深度體驗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不是用完即棄的“誘餌”。
另外,AI這股風也刮到了SLG領域。Tap4Fun在《Apex Girl》里大量用AI生成素材降低成本,這種“技術流”玩法會不會成為新的行業門檻?
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利用AI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或許也是未來SLG廠商的必修課。
*每天推送游戲資訊、新游推薦、游戲雜談等,帶你了解不一樣的游戲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