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61年3月23日的午后,沙特阿拉伯一棟高級住宅響起猛烈的敲門聲,一群打手正圍在門前挖坑,準備活埋“參事”宋選銓。
那群打手是臺灣派在沙特的“大使”馬步芳的手下,而他之所以如此怒不可遏,是因為他的侄女兼七姨太的馬月蘭逃到了此處。
馬月蘭不僅要逃,還要曝光馬步芳的罪行,但馬步芳豈能允許?這才派人來圍追堵截。
“救命!殺人啦!有歹徒要殺我!”被嚇到的宋選銓一邊打電話一邊跑到陽臺上呼救。
馬月蘭則先用中文與馬步芳對罵,后用當地語言在大庭廣眾之下控訴馬步芳的罪行,她就是要把事情鬧大,這樣她就能借此擺脫馬步芳的控制。
馬步芳到底都做了什么?馬月蘭最后又能否得償所愿?一切還得從這位“青海王”罪惡的一生說起。
萬惡的青海“土皇帝”
馬步芳1903年出生青海,字子香,背靠家族勢力,馬步芳從小就過得錦衣玉食,從而也養成了他蠻橫霸道的個性。
馬步芳的家族在青海可謂是頭部勢力,他的爺爺馬海晏在清朝末期時曾因處理“回亂”而立下戰功,被慈禧親封總兵職務。
他的父親馬麟早年隨父征戰,慢慢爬上高位。
民國政府成立后,馬麟就被任命為西寧鎮總兵,1930年受到國民政府的重用,成為青海政府的主席。
從小馬步芳就一直對軍事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看到哥哥馬步青在軍隊里十分威風的模樣,他更是心癢難耐,多次請求父親給他也在軍隊里安排個職務。
年僅14歲的馬步芳在父親的安排下進入軍隊,17歲就成為騎兵營長。
馬步芳之所以能被重用,與他善于逢迎有著很大的關系。
有一次蔣介石到西北地區視察工作,開會那天正好趕上了主麻日。
那是當地的宗教信仰,備受重視,因此馬麟和馬步青都提前告退,只有馬步芳沒有離開。
蔣介石好奇地問他為什么不去,馬步芳立刻起身,認真地回答他:“報告委座,我不去,是因為我已經把自己奉獻給了黨國!其他事也就與我無關。”
蔣介石對他的回答十分滿意,也很欣賞他的為人,1934年馬步芳就被任命為新編第二軍軍長。
1935年,紅軍開始長征,蔣介石便派馬步芳在甘肅和青海邊界對紅軍進行阻擊。
馬步芳打仗的手段極其殘忍,在追捕過程中,他就瘋狂地對紅軍圍追堵截。
而那些成為戰俘的紅軍下場則更是凄慘,經他手的戰俘沒有一人能存活下來。
據統計,馬步芳曾在張掖附近殘害了紅軍戰俘3267人,所用手段也是殘酷至極,槍斃活埋早已經司空見慣。
比被俘虜的紅軍戰士更慘的,是被俘虜的女紅軍,死亡對她們而言或許還算解脫,更慘的是被留在敵營里充當軍奴,遭受敵人的百般虐待。
因為“剿匪”有功,馬步芳先是在1936年被老蔣欽點為青海政府代理主席,繼續負責西北地區的“剿匪”行動;后又升任第八十七軍軍長。
1938年更是被委任為青海政府的正主席,如愿當上了“青海王”,成為老蔣在青海的代理人。
為了獨攬霸權,馬步芳更是設計將親哥哥馬步青手底下的騎五軍挖了過來,直接架空了馬步青權力,成為他的陪襯。
日本宣布投降以后不久,蔣介石立馬挑起內戰。
為了讓馬步芳繼續給自己賣命效勞,老蔣十分大度地給他安排了整整一個師的最新美式裝備。
馬步芳也是個識相的人,極力對老蔣表忠心。
但他也有自己的目標,那就是成為“西北王”,獨霸一方,馬步芳很快就等來了這個機會。
1949年4月,西北軍政長官張治中奉命前往北平進行國共和談。
可老蔣死都不愿和談,結果自然是以失敗告終,張治中被迫留在北平。
馬步芳覬覦西北軍政長官的位置已久,如今空了出來,他勢必要想盡辦法去爭奪,以便實現自己“西北王”的美夢。
于是他自創了一種“黃金外交”,即給當時國民黨高層那些有頭有臉的官員頻頻送禮。
其中要數白崇禧和他私交最好,當初馬步芳能當上“青海王”也有白崇禧的“功勞”。
白崇禧認為,馬步芳這人雖然是一匹難以駕馭的野馬,但頭腦簡單好利用,遇到危難時還可以把他推出去跟解放軍拼命。
更重要的是這人送禮送得太多,于是白崇禧出面推薦馬步芳接任西北軍政長官一職。
因此在1949年5月18日,馬步芳如愿當上了西北軍政代理長官。
此時解放軍的攻勢如排山倒海,國民黨政權早已全面崩盤。
可馬步芳卻還是做著“西北王”的美夢,同年7月,這個美夢終于成真。
剛剛一上任,馬步芳立馬大刀闊斧地對西北軍政進行人員調整。
只要是行政、財經、建設等方面的美差,通通由他們馬家人上陣負責。
與此同時,馬步芳還下發命令,要抓捕所有藏匿在蘭州城里的共產黨員。
秉承著“寧可錯殺,也不放過一人”的原則,只要發現對馬步芳的統治有些許不滿的人,一律都要被抓起來。
一時間蘭州城內特務遍布,一旦發現可疑之人,就要被逮捕入獄。
更有甚者不分青紅皂白,拿麻袋往人腦袋上一套,抓回去拷打一番。
再到夜里用車載到黃河邊,或槍殺或活埋或扔入河中。
只要被懷疑被抓走,幾乎只能落得一死,使得當時的蘭州城的百姓活在白色恐怖當中,處處如履薄冰。
在上任西北軍政一職后,馬步芳直接就飄了,常常自詡為“西北地區的支柱”,吹噓自己是“奉命于危難之間”。
他自以為馬家在西北地區江山穩固,還企圖擴張勢力范圍,更是揚言要在蘭州和解放軍進行決戰,與彭德懷較量一番。
然而他的寶座還沒坐熱乎,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馬步芳“西北王”的美夢就幻滅了。
夢斷蘭州,倉皇出逃
1949年7月末,彭德懷率領第一野戰軍發動隴東追擊戰,馬鴻逵率先當了縮頭烏龜臨陣脫逃。
見馬鴻逵不厚道地先開溜,馬步芳也急忙讓兒子馬繼援率兵向蘭州方向撤退。
馬步芳的精銳騎兵第十四旅與王震帶領的野戰軍第一兵團相遇,我軍獲得準確情報,對馬家軍第十四旅展開猛烈攻勢。
解放軍的炮彈如急雨一般傾瀉而下,直奔敵軍指揮部。
不到半小時,馬家軍就被我軍擊潰,血水染紅了關外的河水,殲敵1.2萬人。
馬步芳的精銳部隊就這樣被解放軍摧毀,曾經欠下的血債終究還得血償。
同年8月20日,彭德懷指揮我軍發起蘭州會戰。
蘭州自古以來就是西北的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它北鄰寧夏,西接青海,東邊也通陜西和河南,周圍還有群峰依托,形成天然屏障,擁有著非常重要的軍事戰略地位,一直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國民黨在抗日戰爭時期又在那里修筑了堅固的工事,作戰時既方便使用火力,又便于進行反撲。
馬步芳十分重視蘭州,因此上任后又不斷進行加固,布置大量兵力進行防守。
但解放軍勢如破竹,很快就包圍了蘭州并擊破其中一處防守。
胡宗南沒有出兵增援的打算,趕來增援的馬鴻逵也被解放軍牽制在海原,馬步芳顯然已陷入孤軍奮戰的局面。
在攻打蘭州前,彭德懷就多次提醒戰士們:馬家軍是一支兇悍野蠻的部隊。
他們長期接受負面教育,打起仗來極其野蠻殘暴,如今蘭州顯然成為他們的最后賭注,因此不可輕視。
8月22日,我軍解放了臨夏。
馬步芳感到后方防守空虛,不得不從蘭州調兩個騎兵師親自率兵支援西寧,蘭州交給了他的兒子馬繼援堅守。
他揚言蘭州無法攻破,誓死也要與解放軍一戰。
8月25日拂曉,解放軍發起總攻,以猛烈的炮火攻勢與馬家軍在沈家嶺進行激戰。
經過數十次的沖鋒,解放軍終于在14個小時攻下沈家嶺。
26日凌晨,解放軍攻入蘭州城內與敵軍展開激烈的巷戰,并且占領敵軍逃跑的唯一退路黃河鐵橋。一直打到上午11時,解放軍完成包圍,肅清蘭州城內的馬家軍。
馬繼援只好秘密調走部隊,倉皇棄城而逃,蘭州順利解放。
蘭州丟失,國民政府自然不會放過馬步伐。
很快閻錫山就派出國民黨的國防部長徐永昌飛往西寧,企圖追究馬步伐的責任,結果馬步芳不服氣,直接跟徐永昌大吵一架。
之后還以增援為由,向國民政府要錢,然后帶著自己的一大幫姨太太以及家眷,背著徐永昌飛到重慶。
剛抵達重慶的馬步芳就收到了西寧解放的消息,不由地嚎啕大哭,這意味著他四十多年的殘暴統治徹底畫上了句號。
馬步芳不敢在重慶久留,于是很快就又帶著家人飛去了廣州。
等青馬集團多數核心人員都來到廣州后,馬步芳又帶著他們前往香港暫居。
10月,蔣介石發電報叫他前往臺灣,馬步芳乖乖照做。
見到蔣介石時,他把西北戰敗的責任全推卸到馬鴻逵身上。
結果蔣介石讓他重返西北,繼續和解放軍對抗。
馬步芳明知大勢已去,自己再回去就是送死,于是萌生退意。
他再次使出“黃金外交”的手法,用金錢賄賂了蔣介石身邊的吳忠信,這才免于重返西北。
10月11日,馬步芳以去麥加朝覲為借口,飛到香港辦了護照,然后包下英航的3架專機,帶著馬家眾親戚共200多人飛去了沙特阿拉伯。
可即便是到了國外,馬步芳還是不老實,還爆出了驚天丑聞。
丑事曝光,天下皆知
抵達利雅得以后,馬步芳就頂著“中華民國高級官員”的頭銜與沙特國王會晤。
沙特國王不明白事情原委,對這位被迫流亡的官員表示親切地問候與關心,甚至還額外贈送他一輛小汽車。
不過過夠了揮金如土的馬步芳壓根看不上這個,便借口婉拒,轉頭就自掏腰包購買了四輛汽車,帶著隨行人員前往麥加朝覲。
朝覲活動持續了三個多月,一直到結束,馬步芳也沒有離開的打算。
1950年,馬步芳在開羅住宅區買了一棟公寓作為私宅,又買了一棟13層的樓房供其他人居住,就這樣正式定居下來。
花錢如流水的他自然也知曉“錢能生錢”的道理,于是還開了三家酒店以及一間歌舞廳。
馬步芳這個人是出了名的好色之徒,即便是在國民黨高層中也是少見的存在。
在國內時他就十分猖狂地說:只要我馬步芳看對眼的女人,通通都是我的。
一旦馬步芳看上誰,不管是部下的妻女,還是本家的姐妹、侄女,都難以逃離他的魔爪,哪怕是到了異國他鄉,他這樣的本性仍是沒辦法更改。
1957年埃及認清形勢,承認了新中國的地位,并建立外交關系。
處境尷尬的馬步芳只好潛回沙特,為了謀得一官半職,馬步芳又一次啟動自己的“黃金外交”,在蔣介石七十大壽時贈送一萬兩黃金為賀禮。
老蔣大喜,當即就任命他為臺灣駐沙特的“大使”。
但馬步芳文化水平不高,阿拉伯語也不會幾句,因此只負責在公文上寫個“閱”字,其余都交給秘書處理。
他從來也不出席什么“外交”宴會,一來是語言不通難以交流,二來是“外交”宴會哪有他自己公館里的鶯鶯燕燕有趣?
雖然很少參與“外交”,但馬步芳還是給臺灣的“外交事業”抹了黑。
1961年,七姨太馬月蘭勇敢地站出來控訴馬步芳的卑劣行徑。
馬月蘭是馬步芳的侄女,1949年,她們一家跟著馬步芳逃離大陸,一路輾轉來到國外。那一年馬月蘭才8歲,還是個粉雕玉琢的小女童,馬步芳就已經對這位侄女上心了。
馬月蘭14歲時,馬步芳的獸性已然藏不住,說什么都要娶她當姨太太。
馬月蘭的父母不同意,馬步芳就威脅他們:“敢不把她嫁給我,你們全家都別想活命!”
迫于無奈,馬月蘭的父母只得忍痛將女兒送去給他做姨太太。
馬步芳當上沙特的“大使”后,一度懷疑馬月蘭在外面偷人,于是將她軟禁在吉達海濱的房子里,不僅不讓她接觸任何異性,還時不時對她拳打腳踢。
以上種種惡行,馬月蘭都咬著牙忍了下來,因為她知道,自己的力量很弱小,即便反抗也翻不起什么浪花,還可能會連累家人。
可沒想到馬步芳這個殺千刀的,霸占了馬月蘭還不夠,還要將魔爪伸向她的母親和三個年幼的妹妹。馬月蘭怎能忍受這種恥辱,強烈表示拒絕,并且暗中尋找機會,好在天公開眼,終于讓她等來了反擊。
1961年,臺灣當局的“外交部”派了一位名叫宋選銓的“參事”前往沙特督察“大使館”的工作。
宋選銓的妻子是個受過教育的外國人,在得知了馬月蘭的悲慘遭遇和處境后,一直鼓勵她要走出來,擺脫惡霸的魔爪,并伸以援手。
在宋選銓妻子的幫助下,馬月蘭這才逃離魔窟,暫時藏在宋選銓的住宅里。
她開始寫信委托宋選銓向臺灣當局政府揭發馬步芳的惡行,然而萬萬沒想到的是,她的信被無良媒體當成花邊新聞刊登出來,導致她暴露了自己的位置。
馬步芳得知立馬叫來打手,在“大使館”門前挖坑,準備活埋了多管閑事的宋選銓,宋選銓被嚇得驚慌失措,這才跑到陽臺上呼救。
這時動靜鬧得很大,但由于馬步芳的“外交大使”身份,享有豁免權,警察只能將那群打手帶走處理。
警察剛離開,馬步芳就指著馬月蘭破口大罵。
馬月蘭此時早已覺醒,絲毫不畏懼他,當場罵了回去:“你還真是稻稈敲鑼,半截身子都埋土里了還想著討我15歲的妹子給你當小老婆!”
接著馬月蘭又用流利的阿拉伯語,將馬步芳對自己所做的惡行悉數揭穿。
大片吃瓜群眾圍了上來,造成了交通堵塞,馬步芳氣急敗壞,但又不會反駁,只得趕緊開溜。
最后還是沙特外交部出面,將馬月蘭護送出境。
馬月蘭千里迢迢回到臺灣,立馬便以一紙訴狀將馬步芳告上法庭,臺灣的媒體就此大肆炒作,抨擊馬步芳連自己的侄女都不放過。
臺灣當局為了掩蓋丑聞,便給馬步芳施加壓力,最終馬步芳引咎辭職,這件事才暫且落下帷幕。
馬步芳沒有了“外交大使”的身份,就失去了在沙特的“豁免權”。
為了避免被遣送回國,遭受審判,馬步芳給沙特國王寫信,佯裝自己的穆斯林教徒,請沙特國王準許自己加入沙特國籍,看在穆斯林的份上,沙特國王最終準予了他的請求。
正所謂“禍害遺千年”,馬步芳雖然沒有了“外交大使”的身份,但憑借著雄厚的財力,他的晚年生活依舊過得十分舒坦。
結語:
即便已經聲名狼藉,也還能在公館里尋歡作樂,消磨時光。
直到1975年7月31日,73歲的馬步芳終于結束了自己罪惡滔天的一生,客死他鄉。
雖然在他生前沒能得到應有的報應,但他的所作所為將永遠釘在恥辱柱上,為后人所不齒!
參考資料:
《青海“土皇帝”馬步芳的罪惡人生》孟昭庚
《夢斷蘭州——馬步芳在大陸的最后日子》袁志學
《馬步芳其人其事》高原
《“西北三馬”迥然不同的后半生》何立波
《馬步芳:從“青海王”到“流氓大使”》金伯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