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牛第二個三連冠的輝煌里,庫科奇是被忽視的關鍵拼圖。他從 “喬丹皮蓬質疑的克勞斯系”,到實際二當家,生涯歷經公牛老大的掙扎、流浪 76 人老鷹的坎坷,卻憑全能從一打到五,最終入選名人堂 —— 他是時代錯位的先驅,也是歐洲籃球融入 NBA 的橋梁。
1998 年公牛三巨頭,庫科奇是鏡頭里的 “第三人”。伴隨喬丹命中 “The Last Shot”,他收獲第三冠,且當年即戰力上,他才是 “實際二當家”—— 科爾直言 “他為球隊犧牲太多”。起初喬丹、皮蓬視他為 “克勞斯的人”,但他只想安心打球,默默在王朝里從替補打起,成為后三連冠(尤其最后一年 )僅次于喬丹的存在。
王朝分崩離析后,庫科奇留隊成老大。克勞斯兌現 “來公牛就給機會” 的承諾,可皮蓬、喬丹雖走未遠,公牛已 “開擺”。98 - 99 賽季,他場均 18.8 分 7 籃板 5.3 助攻(生涯數據新高 ),但命中率 42%(生涯最低 )、防守真實正負值 - 0.3(對比諾天王 + 0.4 ),縮水賽季公牛 13 勝 37 負。外界抨擊他 “弱隊刷子”,卻忽視陣容崩塌下的無奈 —— 競技體育的 “實力論”,讓他背負莫須有罪名。
2000 年離開公牛,轉投 76 人輔佐艾弗森,卻遭拉里?布朗嫌棄(“連好好打球都做不到” ),一年后被交易至老鷹。00 - 01 賽季,他為老鷹出戰 17 場,場均 19.7 分 5.7 籃板 6.2 助攻,命中率近 5 成、三分 48.1%,短暫 “第二春” 讓人遐想:若留 76 人打總決賽,艾弗森能否更近冠軍?
庫科奇是 “從一打到五” 的全能代名詞,巔峰期因球風俊秀、防守偏弱(被時代放大 ),成最佳第六人 —— 若在小球時代,他的全能適配一切體系。2021 年,經喬丹引薦入選名人堂,成近代白人楷模、歐洲籃球傳奇、國際球員先行者。退役后與喬丹打高爾夫,低調踏實,正如公牛老板所言:他用不同身份為球隊貢獻,個人魅力與專業,值得這份榮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